武林中文网 > 帝国争霸 > 第46章 战略要地

第46章 战略要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9月11日夜,骆沙联邦共和国西部,占加拉陆军基地。

    帝国陆军来此建立军事基地之前,占加拉是一座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只有几百常住居民的小镇。

    原因也很简单,占加拉在雷恩沙漠的北面,而再往北就是西西伯利亚高原。

    能够在此建城,或者说有人在此定居,也只是因为靠近小乌津河下游,不算辽阔河滩平原勉强还能够耕种。

    不过,小乌津河是典型的内陆河,水量并不多。

    帝国陆军的军事基地就建在占加拉的西边,紧挨着小乌津河。

    为了控制水源,帝国陆军还在下游修建了水坝,靠近基地的河道成了水库。

    虽然军事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良田,而且在水坝建成之后,下游的良田全都因为缺水变成荒漠,但是当地居民早已经不靠耕种谋生,其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长期驻扎在此的几千名帝国军人。

    即便是在和平时期,驻扎在这里的帝国军人都在5000以上。

    此外,基地最多能够容纳2个师,也就是大约45000名官兵。

    虽然占加拉是一座小镇,在一般的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但是在西北战区,有着不可取代的战略价值。

    关键就是,该地扼守着南乌拉尔与北阔海两条战略通道!

    在占加拉东北大约250千米,就是乌拉尔,而这座城市是从萨拉托夫到奥伦堡必经的军事要地与交通枢纽,当地拥有南乌拉尔地区规模最大的列车转运中心,承担着东西方向大约三分之一的运输量。

    此外,奥伦堡是进军叶堡的必经之地,更是必须拿下的战略重镇。

    东方集团在西北方向上的第一道战略防线,其实就是围绕着奥伦堡修建的,因此奥伦堡是整条防线的中轴。

    乌拉尔是奥伦堡的前沿,而占加拉是乌拉尔的前沿。

    这还不是全部。

    在占加拉南面大约300千米之外,就是阿斯特拉罕。

    这座位于阔海北岸,伏尔加河口三角洲的城市,战略价值还在乌拉尔之上,可以说是北阔海平原的奥伦堡。

    在战略层面上,西陆集团要向东推进,哪怕只是攻占骆沙联邦共和国,也就是占领充当其行政首都的叶堡,就只有两条进军线路,即经过奥伦堡的南乌拉尔,以及必须得走阿斯特拉罕的北阔海。

    另外几条线路,哪怕看上去更近,实际进军难度却更大。

    比如彼尔姆到叶堡,直线距离也就只有200多千米,可是中间就是乌拉尔山脉,而且只有一条公路与一条铁路。

    山区属于易守难攻地形,加上沿途的桥梁与隧道很容易遭到破坏,所以直接翻越乌拉尔山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然,山区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因为后勤保障难以为继,就连铁路的运输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就算翻过了乌拉尔山,也无法在该方向投入重兵。

    继续往北,也就进入了极寒的北极圈,而且缺乏铁路等交通设施,更加可能支持大兵团作战。

    至于乌法到叶堡南面的车里雅宾斯克,同样存在需要翻越乌拉尔山的问题。

    要想避开乌拉尔山,只能从南面推进,要么选择走奥伦堡这条线,要么得从阿斯特拉罕过路。

    如果以攻打叶堡为主要目的,那么肯定选择奥伦堡。

    在拿下奥伦堡之后,就能够顺着铁路干线向东推进,然后在奥尔斯克转向北上攻打车里雅宾斯克。

    只要能够打到车里雅宾斯克,就肯定能够进军叶堡,并且控制乌拉尔山东面的地区。

    这条进攻路线,最大的优势就是,沿途有铁路与公路做依托,不存在后勤保障跟不上的问题。

    其实,只是从奥伦堡向东到东望洋港口城市的巨西第一干线铁路,就拥有支持500万大军作战的运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巨大陆与西大陆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一条干线铁路!

    在上次大战中,帝国陆军吃够了后勤保障不给力的苦头。

    最初两年,帝国陆军一直因为后勤保障不到位,没有在巨大陆战场上取得突破。直到海军攻入了墨海,在高加索山脉的北面,也就是枷锁陆桥登陆,打通了海运航线,才解决后勤保障不给力的问题。

    帝国陆军在大战结束后痛定思痛,投入巨资在巨大陆修建铁路与公路,以求解决物资运输的困难。

    当然,这也跟骆沙联邦共和国在战后的大发展有关。

    要说的话,从帝国东部港口城市延续到墨海港口城市新罗西斯克,总里程超过了1万千米的巨西第一干线铁路,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全球大战的标准建造,在沿途修建了数十个列车集转中心。

    控制这条铁路,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北部的大动脉!

    有趣的是,积极推动修建第一干线铁路的不是帝国陆军,而是东骆沙。

    东骆沙在战后迅速复兴,只用35年就超过了底子更好的西骆沙,实现工业化的第一桶金就来自这条铁路。

    修建铁路需要的钢铁与水泥,以及铁路修通之后带来的贸易,都是东骆沙能实现腾飞的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这条铁路,东骆沙恐怕还是蛮荒之地。

    只是,谁都不能否认第一干线铁路的军事价值。

    在理论上,只是靠这条铁路,就能够支持500万军队在前线作战,那么打下叶堡也就不再是难事。

    攻占叶堡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却一直存在争论。

    叶堡只是洛克联邦共和国的行政首都,名义上的首都依然是莫萨,而且在东莫萨设立了名义的总统府。

    关键还有,叶堡在洛克联邦共和国也只是行政首都。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叶堡早就不是骆沙联邦共和国唯一的中心城市了。

    虽然靠行政首都的地位,叶堡依然是东骆沙人口最多的城市,但是在十多年前,南面的阿斯特拉罕与面向西骆沙的萨马拉已经在经济规模上超过了叶堡,而工业产值,一直以车里雅宾斯克为重。

    排除政治因素,就算占领了叶堡,也未必能够让骆沙联邦共和国投降。

    此外,军事上的意义也不大。

    连接东西方的第一干线铁路,其实在叶堡南面几百千米之外,中间还隔着车里雅宾斯克等大城市。

    也就是说,就算占领了叶堡,也无法把叶堡当成向东进军的基地。

    继续向东推进,也用不着去攻打叶堡!

    在40多年前,帝国陆军就没有北上攻打叶堡,而是选择了继续向西突击,集中兵力向跋窟推进。

    要往根本上说,叶堡的军事价值,其实是充当乌拉尔山东边的桥头堡。

    因为在现代战争中,乌拉尔山的军事价值大不如前,所以叶堡也早就失去了当初的战略地位。

    现在的叶堡其实是一座以行政为主的资源城市。

    如果没有数百年的沉淀,叶堡早在工业化浪潮当中被其他新兴城市超越了。

    可见,除非西陆集团打算在翻过乌拉尔山之后由攻转守,不然就没有任何理由耗费时间与兵力去攻打叶堡。

    相反,阔海北部平原的城市,比如阿斯特拉罕,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这座城市,在十多年之前就是骆沙联邦共和国的经济中心与化工重镇,现在更是骆沙联邦共和国的第一大城市。

    原因无二,其南面就是跋窟油田。

    因为跋窟油田所在的阔海西南岸地区太过狭窄,而且紧挨着南面的波伊国,欠缺发展所需要的空间与安全,所以在过去数十年里,东骆沙都没有在跋窟投入太多资源,只是将其当成产油地。

    结果就是,跋窟北面的阿斯特拉罕受到了高度重视。

    当然,地理位置也至关重要。

    因为都是阔海沿岸城市,所以依靠航运就能解决运输的问题,把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更加重要的是,依靠从北阔海地区经过的第二干线铁路,能把产出的资源,非常便捷的运往东边或者西边。

    正是如此,阿斯特拉罕才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为骆沙联邦共和国人口最多,也是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

    阿斯特拉罕的军事价值其实就在这里。

    控制了阿斯特拉罕,就能够轻易的夺取南面的跋窟,获得整个西大陆,产量最高的超级油田。

    此外,还能够利用阿斯特拉罕的化工企业。

    至于交通运输,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以罗斯托夫为起点,经过阿斯特拉罕,一直延伸到东望洋海港的第二干线铁路,运力相当于北面的第一干线铁路的八成,而且沿途经过的城市更多,因此有不亚于第一干线铁路的战略价值。

    关键还有,第二干线铁路主要就在巨大陆腹地的平原上。

    也就是说,更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其实,也就是这个原因,这条能支持400万大军作战的干线铁路,足足推迟了20年才动工修建。

    也因为推迟20年,所以最后一期工程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工!

    从军事的角度,或者说站在帝国陆军的立场上,其实不希望修建这条干线铁路。

    按照帝国军方做的战略规划,一条干线铁路就够了,哪怕在反攻阶段依然需要借助海军帮助。

    其实,在打通海运航线之前,也不会发动战略反攻。

    换种方式来说,等到东方集团有能力发动战略反攻,也肯定早就夺取了制海权,不用担心海运的问题。

    站在经济建设的角度上,这条铁路的价值其实更加巨大。

    如果没有第二干线铁路,就绝对没有现在的骆沙联邦共和国!

    其实,也就是在骆沙联邦共和国的坚持下,才有了第二干线铁路,就连相关的资金也是由骆沙联邦共和国自行筹集。

    这条铁路其实是骆沙联邦走向独立自主的标志。

    修建这条铁路之前,战后30年,骆沙联邦共和国在各个方面都高度依赖帝国,做什么事情都要看帝国当局的脸色。

    等到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骆沙联邦共和国逐渐摆脱对帝国的依赖。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翅膀长硬了。

    其实,这也是波伊战争后的事情。

    在帝国当局明确表示了反对,后来也只是默认,并没有赞同的情况下,骆沙联邦共和国当局依然自筹资金,动工修建了第二干线铁路,既是为了推动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自身实力壮大的表现。

    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东方集团内,东骆沙的工业规模与经济总量,均排在第二,超过除梁夏帝国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员国。

    实力增强之后,自然想获得匹配的话语权。

    由此不难看出,阿斯特拉罕有更加重大的战略价值,而且也很有可能是西陆集团的首要攻占目标。

    占加拉距离阿斯特拉罕只有300千米!

    这个距离,恰好在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此外,从占加拉往西大约400千米就是伏尔加格勒。

    虽然这个距离稍微远了一点,超过了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但是防御作战时,也不可能在第一线抵挡敌人的装甲洪流。

    再说,还可以通过前线野战机场扩大作战半径。

    可见,占加拉的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

    也不是说没有问题。

    头号问题就是交通。

    除了由帝国陆军出资修建的,从萨拉托夫那边连过来的一条支线铁路之外,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砂石公路。

    因为铁路沿途有几条隧道与几座桥梁,还经常发生地质灾害,所以总体上,根本就不要指望地面运输。

    正是如此,长期以来部署在占加拉的,其实是陆航的一个突击旅。

    其实,在陆军进驻之前,这里是一座空军前沿机场。

    即便到了现在,也承担着为空军前线航空兵提供支持的使命,保留了2条能够供作战飞机起降的跑道。

    正是如此,物资设备主要靠空运。

    让占加拉重新发挥作用,并且受到重视的,其实是从阿斯特拉罕连通过来,陆军出资修建的输油管道。

    这条深埋管道,每天最多能输送2500吨燃油。

    如果按照每天出动2个架次计算,这些燃油能支持250架空军的战术飞机,或者支持陆军的500架直升机。

    因为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么高的出动率,加上能通过空运获得补给,所以实际可部署的兵力要更多一些。

    正是如此,占加拉基地成为了帝国陆军航空兵在该方向的大本营。

    在过去的20来天里面,进驻占加拉基地的陆航部队就有3个旅,其中的武装直升机就超过了100架。

    其中就有廉明阳的突击大队。

    这支率先换装“直-10a”的突击大队,也是西北战区的陆航王牌部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不然的话,不会将其从波沙湾调回占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