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新顺1730 > 第二二四章 预备役和实学

第二二四章 预备役和实学

作者:望舒慕羲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终于说到了战术已经落后了的问题,这也正是兵政府尚书想要抓的一个点。

    大顺到底是军制出了问题?

    还只是战术落后?

    如果只是战术落后,只要换装燧发枪和刺刀就行了,完全没有这么激烈的变革。

    不就是新的火枪吗?有什么难度吗?

    趁着刘钰说到这个问题,兵政府尚书又问道:“既然鹰娑伯也认为,国朝军制只是战术落后,那么只要普及新枪即可。所谓的练兵处、军校、参谋等,实则无必要。”

    刘钰反问道:“如果不用练兵处,怎么挑选合格的新军兵员?不挑选合格的新兵兵员,怎么裁撤老旧?”

    “地方驻军根深蒂固,非中央出面直管,否则难以变革。若不变革,又怎么让全员学会新的阵法?派去的参谋们人微言轻,怎么能够训练新式战法?此练兵处之必要也。”

    “其二,新战法、新战术,所变者多矣。行军时候,纵队间隔几许?为何要间隔这么多?展开为横队的时候,又如何变动?哪一连先走、哪一连殿后?撤退的时候如何撤走?”

    “这些难道不需要军校学习吗?之前为将者,各有各的办法,使得兵将分离,则兵不可用。”

    “原本武将用甲、另一人用乙。两人训出的兵,或都可用。然而一旦换将,又不能用。”

    “如今战术统一、号令统一。如此,纵然兵将分离,亦或是临阵换将,号令一样可用。”

    “而要做到战术统一、号令统一,又非得军校和练兵处不可。”

    “尚书大人怎么能说,这是无用的呢?”

    刚才兵政府尚书用很现实的“裁撤”问题来诘问刘钰,现在刘钰依样画葫芦,也用了很现实的问题反问。

    兵政府尚书的脑子还是清醒的,知道花队变纯队的优势,也亲眼目睹了青州军在西域的战绩,在战术层面的变革上并不反对。

    或者认为在这一点上没法反驳刘钰,便跳开了这些,直接询问一些很现实的东西。

    那么刘钰就也揪着很现实的问题反问。

    如果没有练兵处,怎么保证新军的兵员能挑选出合格的?

    如果让当地武将自主训练和裁撤,怎么保证他们裁撤的都是老弱?

    这个得罪人的事,本来就该有人担。谁来担?谁能担?

    自然是朝堂政府来担,皇帝来担,如果皇帝既不想担骂名,又想节省军费裁撤旧军,那也就不用讨论的。

    皇帝肯担这个骂名,那么练兵处就必须要设立,这样才能绕开错综复杂的当地关系。

    这和刘钰当初吓唬人说的“皇帝培养一群干吏空降地方清查田亩”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靠空降,来解决盘根错节的阻力。

    既不查账,也不查军械,只是选拔兵员。

    之前的一切,既往不咎,什么喝兵血、领空饷的事,一概不管。

    军改之后再不收敛的,再处置。

    敢碰空降下来的,哪怕这练兵处的小官只有个七八品,敢碰他们就是谋反。

    除非失了心智。

    皇帝刚打完罗刹、准噶尔,正是威望最高的时候。谁敢在这个时候造反?

    要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打得过创造了奇迹的青州军,以及一直算是最能打的京营,和西京的野战部队?

    刘钰又道:“除此之外,军校制度与武德宫营学三舍法,本就一脉相承,变革起来并无难度。”

    “日后军校选材,可如科举。良家子入武德宫的员额不变,武德宫依旧可文可武,但军校只是培养专门的军官。”

    “新的军校,加上靖海宫官学,实则让良家子的出路更多,也能选拔更多的天下人才。”

    “以往勋贵掌军,都是先封勋卫,在京营中历练之后便袭爵。袭爵之后,位高,出去后便要出镇一方,往往不得要领。”

    “参谋制和练兵处,可以保证有制之军、纵无能之将亦不可轻败。日后京营变革,袭爵的勋贵子弟亦应从营长做起,熟悉军务。如此可免前朝勋贵糜烂无可用之弊。”

    “勋贵庶子,又可从军,多出一条路,免得整日不务正业。”

    “废除考核选拔的拉弓、射箭、放枪等,又可以让更多的贫民子弟就读算数等,入了军校之后再学习枪炮。如此又可以为平民多出一条路。”

    “军衔变革,使得从军为官成为一项职业,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军校出来的,又不从文政,也不必担心抢了科举的额员。”

    “至于总参谋部或者枢密院……那不是为臣子的可以决定的。”

    辩到这里,剩下的话题刘钰就没法说了。

    他只能把变革的好处和大致的流程讲一遍,针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予以回答。

    但重新的权力构建和分配,那是皇帝和天佑殿要考虑的。

    叫总参谋部也好,叫枢密院也罢,这个枢密院的头头是否加平章事?

    枢密院和兵政府之间的权责,又该怎么分?

    枢密院既然是参谋军略的,那么地图、周边情报等这些职方司的权责,肯定是要拿到手。

    这一点,正是兵政府做的很差的地方。

    周边的军情,一问三不知。

    不打起来的时候根本不在意,打起来的时候就是匆匆准备,根本没有任何的预案。

    按说就大顺这个局势,周边的情况,职方司都应该了解。缅甸、越南、日本、莫卧儿、俄国……然而并没有。

    兵政府的思路就不是军队的思路,还是科举体系下那一套“天下观”,眼珠子盯着的都是内部。

    不是说非要穷兵黩武,但对周边的预案肯定是要做的。打不打是一回事,要打的时候有没有计划又是另一回事。

    兵政府那几个人,本来也不够干这些事。而且术业有专攻,他们也看不懂周边国家的军力到底如何。

    参谋部或者枢密院肯定是要把这个捏到手里的,专职的部门负责不同方向的预案。最起码道路、地图、城镇、关防这些要清楚。而搞这些,就需要学过实学的懂测绘的人。

    这些东西,靠科举出身的兵政府根本不行。

    至于武选司,高级别的武官,本来皇帝和天佑殿就能插手。

    皇帝要集权,兵政府的兵权本来也岌岌可危。

    军校建立,根本和科举走不一样的路,想抓也抓不住。

    拿走这几项,兵政府还剩下什么?

    可能还能剩下一些权责,但剩下的都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了。

    这些涉及到权力重分配和平衡的问题,只能是皇帝和核心人员进行议定,反正刘钰是做不了主的。

    其实这些东西,在刘钰看来都是边角料。

    军改真正的核心,就是军衔制和定期退伍制。

    军官退役后保留预备役,继续领取三分之一的军饷。

    老兵退伍后,要么国家按照每个人七十两左右的花销,安排到边疆屯垦;要么直接给予两年的薪水大约是三十两,作为安置费用。是买地也好,还是做小买卖也罢,剩下的就不管了。

    但是一旦国家急需兵员,又能迅速把他们征召入伍,保持足够的兵员。

    以二十万常备军为例,七年服役期,形成规模后,每年退役的军人是三万。三万人按照一次性补偿四十两的价格,也就是一百二十万两,朝廷这点钱还能挤出来,尤其是军改之后把军队人数从四十五万缩减到二十万后。

    七年服役、十五年的预备役,可以保证朝廷真到危机时候,随时可以拉出来六十万经过训练的军队。

    这才是军改对李家王朝而言的,或者对可能的外敌入侵而言的,最有意义的地方。

    否则就大顺的军制,精锐一旦被报销,那就完蛋。

    新征募的部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军队也就是个一次性军队。

    六十万的经过训练的线列兵,已经基本可以保证不用担心外患。

    至于说内部起义,拿武器的终究是人,有军事经验的老兵越多越好。

    再者,刘钰也有自己的小打算。

    将来经略南洋,招雇佣的人手,肯定是退伍老兵优先。有从军经验,正可以在需要驻守的南洋发挥出威力。

    整体来看,军衔制加上退伍安置,使得这一次军改看着把军队数量从四十五万裁剪到了二十万,实际上的军费开销并没有降低。

    舍得花钱,才能养一支强军。

    兵在精,不在多。

    整个军改计划中,得利的旧有士兵,是京营陕甘等地的可战之兵。

    因为他们不会被裁撤,只是重新训练而已。而且会依照服役年限,不断提升军饷,虽然提的不多,可也是得利了。

    良家子们武德宫做郎官的路,没有被堵塞,相反军校的开办,使得一些考不上武德宫的人有了一条新的出路。

    尤其是短期之内,新式的实学学堂没有建立太多的时候,等同于八成的军官都是良家子。

    皇帝不愿意看到这样,便要开办新的实学学堂。而短期之内良家子们又看不出来竞争,反倒觉得军校给了更好的出路,等到实学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后,他们的优势就会抵消。

    到时候,要么老老实实接受,要么就被清洗掉……或者,有本事就搞兵变、清君侧,保留自己的隐性特权。

    而一旦实学学堂多起来了,更多的人开始去学和圣人之言无关的实学,这个氛围可以催动出更多的优秀的理科人才。

    实际上……军校学的那些东西,其实科举出身的一样能学,并不是很难,除非去当炮兵或者海军。

    但既然武德宫三舍法本身就预留了一个和科举并行的路线,自然是要假装非得学足够的实学才能考军校。

    非就是个选拔而已。

    就像是大顺之前从八股改回策论、又从策论改回八股一样,只是挑选出不那么笨的人而已,真正的学问都是日后慢慢从实践中学到的。

    兴办实学之后,基数大了,或许就真有那么十个八个的沉迷于数学、物理当中,引领时代的学术前沿。

    而且缺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自小洗脑,日后也更容易传播一些思想。

    印书的成本又不高,识字就能看懂的小册子,最适合煽动的就是这群识字、有学问,但是又被科举视作没文化的人。

    陆军军改,对刘钰而言,真正在乎的还是实学。借军改的壳,要兴的是实学。

    至于皇帝到底要不要下大决心军改,他的态度也就是说着要走三步,实际上只想往前迈一步。

    海军允许了,只要能保证五年之内有一支两万多人的新军,能打赢日本,能攻下巴达维亚和马六甲就行。这就是底线。

    只要皇帝动了军改的心思,就有几个完全绕不过去的地方,总有一个是刘钰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