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 靖海三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封舟上,听楚王殿下道出‘汪大渊’这个名字,那汪家父子齐齐瞳孔一缩。
“殿,殿下怎么知道……汪大渊的?”汪德福瞠目结舌问道。
“我就是知道。”朱桢道出一句口头禅,然后笑道:“其实是本王师父看过你的《岛夷志》,对你非常推崇。你一说自己去过非洲,本王就一下想起伱来了。”
“殿下的师父是?”
“家师刘伯温。”朱桢便自豪道。
“原来是青田先生!”汪德福露出恍然之色,然后跪地谢罪道:“殿下恕罪,小老儿确实是汪大渊,汪德福是我在海外的化名。”
“你为啥用化名呢?”朱桢问道。
“唉,这……”汪大渊羞赧道:“一来,在海外云诡波谲,很容易招惹仇家,所以海商们一般都有很多的化名。二来,老朽本系南昌人士,家中本是书香门第,家父对我寄予厚望。故取《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中,‘焕章’二字为我表字。老朽却不务正业,漂泊海上,不想让先考失望,故而用了化名。”
“哎,汪先生此言差矣。”朱桢却大摇其头道:“你的航海事业可是光宗耀祖的,日后你一定最有名的姓汪的……之一。”
“托殿下吉言了。”汪大渊眼圈有些湿润,他虽然一把年纪,却也需要有人认同啊!“青田先生真的很推崇小老儿么?”
毕竟在读书人眼中,下洋出海的都是利欲熏心的亡命之徒。
“那当然,本王还能骗你不成。”朱桢眼都不眨的‘假刘基言’道:“我师父常说,元朝百般不好,但拥抱大海的心胸是值得学习的。未来大明要想永远富强,就要学习宋元大搞海外贸易,所以像汪先生这样卓越的航海家,就是大明最宝贵的财富。”
“青田先生……真这么说么?”汪大渊的眼泪夺眶而出。
“当然是真的啦。”朱桢点点头道:“不信的话,就跟本王一起回南京,当面问问他就是。”
“不不,小老儿信了,绝对相信。”汪大渊垂泪道:“我只是以为朝中诸公都支持海禁呢,没想到还有青田先生,是支持开海的。”
“你不要沮丧,如今朝廷暂时海禁,是为了消灭倭寇,待到海上平静了,还是会重开市舶司的。”朱桢虽明知道不是这回事儿,依然安慰他道。
“原来如此。”汪大渊点点头,鼓起勇气道:“可恕小老儿直言,朝廷越是海禁,倭寇就越是猖獗。”
“我知道,越是海禁,走私的获利就越丰厚,所谓‘倭寇’自然就壮大。”朱桢了然的点点头。
“正是如此……”汪大渊震惊的看着这位少年殿下,不禁赞叹道:“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殿下一语就道破天机。”
“呵呵,那是。”朱桢矜持一笑,心说这些事儿上,我才是我老师的老师好么。
“不过呢,现在朝中也是有些保守的声音,在不停鼓吹全面海禁。”朱桢又叹口气,半真半假道:“我父皇也是摇摆不定,所以派本王来海上瞧瞧……”
“这样啊。”汪大渊自以为明白,堂堂亲王为何在海上出现了。
“本王希望回去后,能拿出个方略来,说服父皇不要海禁,不知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朱桢虚心求教道。
“容老朽想想。”汪大渊早胸有成竹,略一思索便道:“以老朽愚见,可有三策。”
“哦?”朱桢大喜道:“先生请讲。”
“一是,主动出击,倭寇来自海上。如若只在陆上防守,就太被动了。所以应该组建强大的水师出洋、剿灭贼船、捣毁贼巢,御敌于国门之外,方可保国境平安。”
“说得好!”朱桢拊掌大赞道:“海防海防,必防之于海,先生见识高明!”
“二是,断其根源。其实倭寇一直都有,但在之前并没有那么强的破坏力。是自从张士诚、方国珍的旧部,还有江浙土豪逃亡出海后与倭寇联手,倭患的危害才一下子严重起来。”
“嗯。”朱桢点点头。
“对此,可以剿抚结合、双管齐下。在坚决剿灭罪大恶极的倭寇团伙的同时,派出使者招安愿意归顺者,还可将其编为水师,攻打其余倭寇。”
“此外,倭寇来自日本,如果我们能让日本的朝廷禁止他们的人出海为寇,严厉打击倭寇,倭患自然就会如釜底抽薪,日渐消弭。”汪大渊接着道。
“但是听说,那日本国对我们很不友好啊。”朱桢摇头道:“国初时,他们还杀了我们的使者。”
老六说的是朱老板刚登基时,下诏书命周边的藩属国向大明称臣。什么高丽、安南、占城之类都很快遣使前来称臣纳贡。唯独日本曾侥幸击退蒙元两次入侵,所以自认为可以与天朝平起平坐,于是理都不理。
这让朱老板很生气。加之沿海闹起了严重的倭患,让朱老板认为这都是日本造成的。便又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诏书,像老子训儿子一样,把日本天皇训斥了一番,说什么:
‘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朕当命舟师,假报帆诸岛,缚其王。’
你要是愿意臣服,就赶紧来奉表称臣;不愿意就赶紧厉兵秣马,等着咱派水师到岛上把你抓起来。
这话太霸道了,气坏了日本的怀良亲王,就把使者给杀了……
那怀良亲王还回了朱老板一封信:
‘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
得知使者遇害,又看到那封嘲讽拉满的信,朱元璋自然异常气愤,准备发兵攻打日本。
但刘伯温以元朝攻日,两次铩羽而归的例子,劝谏朱元璋攻日一定要谨慎。而且当时王保保还活着,四川、云南都没平定,怎么能跑去海上打日本呢?
朱老板是什么档次的军事家?冷静下来之后,也意识到眼下显然不是攻打日本的时候。这才愤愤作罢。
“其实,那是因为我们的使者找错人了。”汪大渊淡淡一笑道:“日本国现在类似我国南北朝,有两个天皇,两个政权。使者出使的南朝政权,正是倭寇的后台,自然不会有好结果了。
“不妨再找北朝政权看看,只要能削弱南朝政权,他们一定很乐意的。”
(本章完)
封舟上,听楚王殿下道出‘汪大渊’这个名字,那汪家父子齐齐瞳孔一缩。
“殿,殿下怎么知道……汪大渊的?”汪德福瞠目结舌问道。
“我就是知道。”朱桢道出一句口头禅,然后笑道:“其实是本王师父看过你的《岛夷志》,对你非常推崇。你一说自己去过非洲,本王就一下想起伱来了。”
“殿下的师父是?”
“家师刘伯温。”朱桢便自豪道。
“原来是青田先生!”汪德福露出恍然之色,然后跪地谢罪道:“殿下恕罪,小老儿确实是汪大渊,汪德福是我在海外的化名。”
“你为啥用化名呢?”朱桢问道。
“唉,这……”汪大渊羞赧道:“一来,在海外云诡波谲,很容易招惹仇家,所以海商们一般都有很多的化名。二来,老朽本系南昌人士,家中本是书香门第,家父对我寄予厚望。故取《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中,‘焕章’二字为我表字。老朽却不务正业,漂泊海上,不想让先考失望,故而用了化名。”
“哎,汪先生此言差矣。”朱桢却大摇其头道:“你的航海事业可是光宗耀祖的,日后你一定最有名的姓汪的……之一。”
“托殿下吉言了。”汪大渊眼圈有些湿润,他虽然一把年纪,却也需要有人认同啊!“青田先生真的很推崇小老儿么?”
毕竟在读书人眼中,下洋出海的都是利欲熏心的亡命之徒。
“那当然,本王还能骗你不成。”朱桢眼都不眨的‘假刘基言’道:“我师父常说,元朝百般不好,但拥抱大海的心胸是值得学习的。未来大明要想永远富强,就要学习宋元大搞海外贸易,所以像汪先生这样卓越的航海家,就是大明最宝贵的财富。”
“青田先生……真这么说么?”汪大渊的眼泪夺眶而出。
“当然是真的啦。”朱桢点点头道:“不信的话,就跟本王一起回南京,当面问问他就是。”
“不不,小老儿信了,绝对相信。”汪大渊垂泪道:“我只是以为朝中诸公都支持海禁呢,没想到还有青田先生,是支持开海的。”
“你不要沮丧,如今朝廷暂时海禁,是为了消灭倭寇,待到海上平静了,还是会重开市舶司的。”朱桢虽明知道不是这回事儿,依然安慰他道。
“原来如此。”汪大渊点点头,鼓起勇气道:“可恕小老儿直言,朝廷越是海禁,倭寇就越是猖獗。”
“我知道,越是海禁,走私的获利就越丰厚,所谓‘倭寇’自然就壮大。”朱桢了然的点点头。
“正是如此……”汪大渊震惊的看着这位少年殿下,不禁赞叹道:“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殿下一语就道破天机。”
“呵呵,那是。”朱桢矜持一笑,心说这些事儿上,我才是我老师的老师好么。
“不过呢,现在朝中也是有些保守的声音,在不停鼓吹全面海禁。”朱桢又叹口气,半真半假道:“我父皇也是摇摆不定,所以派本王来海上瞧瞧……”
“这样啊。”汪大渊自以为明白,堂堂亲王为何在海上出现了。
“本王希望回去后,能拿出个方略来,说服父皇不要海禁,不知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朱桢虚心求教道。
“容老朽想想。”汪大渊早胸有成竹,略一思索便道:“以老朽愚见,可有三策。”
“哦?”朱桢大喜道:“先生请讲。”
“一是,主动出击,倭寇来自海上。如若只在陆上防守,就太被动了。所以应该组建强大的水师出洋、剿灭贼船、捣毁贼巢,御敌于国门之外,方可保国境平安。”
“说得好!”朱桢拊掌大赞道:“海防海防,必防之于海,先生见识高明!”
“二是,断其根源。其实倭寇一直都有,但在之前并没有那么强的破坏力。是自从张士诚、方国珍的旧部,还有江浙土豪逃亡出海后与倭寇联手,倭患的危害才一下子严重起来。”
“嗯。”朱桢点点头。
“对此,可以剿抚结合、双管齐下。在坚决剿灭罪大恶极的倭寇团伙的同时,派出使者招安愿意归顺者,还可将其编为水师,攻打其余倭寇。”
“此外,倭寇来自日本,如果我们能让日本的朝廷禁止他们的人出海为寇,严厉打击倭寇,倭患自然就会如釜底抽薪,日渐消弭。”汪大渊接着道。
“但是听说,那日本国对我们很不友好啊。”朱桢摇头道:“国初时,他们还杀了我们的使者。”
老六说的是朱老板刚登基时,下诏书命周边的藩属国向大明称臣。什么高丽、安南、占城之类都很快遣使前来称臣纳贡。唯独日本曾侥幸击退蒙元两次入侵,所以自认为可以与天朝平起平坐,于是理都不理。
这让朱老板很生气。加之沿海闹起了严重的倭患,让朱老板认为这都是日本造成的。便又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诏书,像老子训儿子一样,把日本天皇训斥了一番,说什么:
‘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朕当命舟师,假报帆诸岛,缚其王。’
你要是愿意臣服,就赶紧来奉表称臣;不愿意就赶紧厉兵秣马,等着咱派水师到岛上把你抓起来。
这话太霸道了,气坏了日本的怀良亲王,就把使者给杀了……
那怀良亲王还回了朱老板一封信:
‘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
得知使者遇害,又看到那封嘲讽拉满的信,朱元璋自然异常气愤,准备发兵攻打日本。
但刘伯温以元朝攻日,两次铩羽而归的例子,劝谏朱元璋攻日一定要谨慎。而且当时王保保还活着,四川、云南都没平定,怎么能跑去海上打日本呢?
朱老板是什么档次的军事家?冷静下来之后,也意识到眼下显然不是攻打日本的时候。这才愤愤作罢。
“其实,那是因为我们的使者找错人了。”汪大渊淡淡一笑道:“日本国现在类似我国南北朝,有两个天皇,两个政权。使者出使的南朝政权,正是倭寇的后台,自然不会有好结果了。
“不妨再找北朝政权看看,只要能削弱南朝政权,他们一定很乐意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