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宣大总督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宣大总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宣大总督

    夏洛克、葛郎台、阿巴贡和泼留希金,这四位帅哥,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界公认的世界上四大吝啬鬼!当然了,这只是西方排名,如果要说东方第一吝啬鬼是谁的话,那么就绝对是即将被张大少爷踢下马的现任宣大总督张朴莫属了——至少在张大少爷出示圣旨和吏部批文,要求上一个张宪台交出官防印信时,张朴张大总督的双手就颤抖了,捧着官印象是捧着自己九十九岁才生下的独生儿子,又象是鳏夫老头捧自己的棺材本,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那依依不舍的眼神,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这家伙把官印交出去以后,会不会当场心脏病发作,倒地而亡?

    “拿来吧,你呢!”张大少爷迫不及待的一把抄过总督大印,又一把将自己签好名字的接印文书塞进张朴怀里,笑着说道:“恭喜张大人荣归故里,致仕还乡,本官谨代表满朝同僚恭祝张大人老而弥坚,长命百岁。”

    “谢……谢张大人。”张朴的肥脸上尽是颓丧,忽然又抓住了张大少爷的袖子,带着哭腔哀求道:“张大人,我知道你在九千岁面前能说上话,请你替我在九千岁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下官还年轻,才六十不到,还能为九千岁他老人家效力,也还能为朝廷效力,请九千岁大发慈悲,好好考虑一下什么时候让下官复仕,下官一定会感谢九千岁,也一定会感谢张大人你的。”

    “好说好说,张大人你就放一万个心吧,我一定把你的话带到九千岁面前的。”张大少爷嘴上说得好听,肚子里却在嘀咕,“魏老太监还是心太软了,看在这头张肥猪不是东林党、又给他修过生祠的份上,竟然赏给他一个致仕还乡的恩典——要换我,就凭这头肥猪丢下太原城独自逃命这条,就要把他的肥脑袋砍下来做夜壶!”

    好不容易打发了哭哭啼啼的张朴收拾行李回家种狗薯,张大少爷又站到阳和宣大总督衙门大堂正中的位置上,一拍惊堂木,向肃立两旁的宣府、大同和山西三地文武官员喝道:“各位同僚,现在本督宣布上任后的第一道宪令:山西巡抚耿如杞听令!”

    “下官在!”上午才刚刚赶到阳后的山西巡抚耿如杞出列,向张大少爷拱手行礼。张大少爷喝道:“令你在三个月内,在宁武所山西镇(今山西宁武县)为本官修建一座宣大总督府,三个月后,宣大总督衙门迁驻至山西镇剿贼最前线,直接指挥宣大军队剿灭陕西乱贼!”

    张大少爷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别的督抚都是想躲在后方离前线越远越好,张大少爷却偏偏却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就把自己的衙门设到无比危险的最前线,这倒让宣大和山西的官员大开了眼界了一次。不过联想到张大少爷的疯狗之名,宣大和山西的官员很快又释然——习惯成自然了。勉强算是个能员干吏的耿如杞也是先楞了一下,然后欢喜的抱拳答道:“下官谨遵宪台大人宪令!”

    “本督第二道宪令!”张大少爷口气严肃的喝道:“自即日起,大同文武官员组织军队,以黄河与老牛湾为界,严密设防,完善烽火制度,不许乱贼踏过防线一步!山西文武官员沿汾水河设防,防线北起神池口,南至文水(今太原与汾州之间),防线最多每隔十里修筑一座烽火台,发现敌情,举火为号,互相增援,不使乱贼踏过防线一步!两道防线所经州县,那里出了问题,那里的地方官和地方将领就提头来见!”说到这,张大少爷又恶狠狠的补充道:“顺便提醒你们一句,蒙皇上恩典,九千岁信托,朝廷赐予了本督尚方宝剑,对三品以下文武官员,无须请旨,可先斩后奏!——对了,还包括正三品官员。”

    “谨遵宪台大人宪令!”宣大文武官员汗毛倒竖,一起拱手答应——张大少爷的杀神恶名在外,这些官员可没有一个人敢怀疑张大少爷的话是在开玩笑。只有耿如杞壮着胆子问了一句,“宪台大人,这修筑烽火台,工程浩大,非一时一刻所能完工,还有这经费……。”

    “耿大人,你误会本督的意思了,本督不是叫你修长城那样坚固的烽火台。”张大少爷摇头,露出些笑容解释道:“本督的意思是,山西防线每隔十里修筑一个类似长城烽火台那样的信号点,不管夯土木制石造,只要能点火报警就行,不用承担长城烽火台类的御敌任务。对了,为了预防万一,耿大人你最好在完善一下驿站制度和多准备一些信鸽,这样有利于我们交通消息。”

    “下官明白了,多谢宪台大人指点。”耿如杞恍然大浯,拱手退下。张大少爷又喝道:“本督第三道宪令:自即日起,宣府、大同和山西三地州府县乡,一律停征人头税,减轻百姓负担,以配合朝廷在宣大境内全面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政!第四道宪令:宣大总兵官满桂即刻率领本部骑兵移驻太原府,加强山西军队力量!大同总兵渠家祯率军两万移驻老营堡,配合山西官兵封堵乱贼流窜道路!第五道宪令,自即日起,宣大军队全面整编,按士兵战斗力分为甲乙丙三等,重新编制训练,甲兵主战,乙兵主防,丙兵负责后勤辎重!朝廷下拨粮草军饷,按等级高低发放,甲兵优先发放!”

    “谨遵宪台大人宪令。”连绵不断的答应声中,张大少爷越说越快,“第六道宪令:天启八年开春之后,宣大各地卫所全面种植朝廷下发的红薯土豆等耐旱作物,鼓励百姓跟随种植,力求两年之内实现粮食自给!借故推搪不种耐旱的地方官员与卫所指挥使,一律严惩不贷!第七道宪令:宣大各地全面推行摊丁入亩新政,由宣大巡按张素养专职负责,各地文武官员,全力配合,凡有抵制敷衍者,经张素养大人上报,本督严惩不贷!”

    好不容易下完一连七道的宪令,总督大堂中已经是鸦雀无声,上百名官员都是抬着脑袋战战兢兢的看着张大少爷,似乎还在等着张大少爷更加严厉的第八道宪令。表情严肃了许久的张大少爷环视一圈,微笑说道:“本督第八道宪令,今年你们都辛苦了,今天是腊月三十,天启七年的最后一天,都留下来,陪本督一起喝酒,还有放鞭炮——违令者,可以不计较。”

    “哈哈哈哈哈……。”上百名官员都被张大少爷突然改变的语气逗得大笑,赶紧行礼致谢,“谢宪台大人,恭祝宪台大人新年快乐,大吉大利。”

    当天夜里,张大少爷算是给累惨了,先是和接受上百名新下属的轮流敬酒,然后和几个重要下属聊天谈心,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联络感情加收买人心,末了还得跑到军营去慰问士兵,给屠奴军、满桂骑兵以及大同军队的士兵演讲新年祝词,犒赏三军,忙得是不可开交,累得是筋疲力尽,以至于再回到总督衙门时,三更的梆子都已经敲响了。

    “哎哟,累死我了,早知道当总督这么累,我还不如回临清去当我的少爷,起码不用累成狗一样。”刚一进门,张大少爷就象一条死狗一样趴到了床上哀号呻吟。陪着张大少爷累了一天的张石头和宋献策同样是累得筋疲力尽,先是坐到椅子上喘息半晌,张石头才问道:“少爷,还洗脸洗脚吗?”

    “不洗了,明天再洗,你们也回去睡吧,我要睡了。”张大少爷爬在床上哼哼。这时候,宋献策又开口了,“东家,先别慌睡,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不会吧?师爷你又想劝我造反称王?”张大少爷痛苦哀号起来,拿宋献策这个脑后生有反骨的刀笔师爷毫无办法。还好,宋献策及时解释道:“东家误会了,宣大不比蒙古草原,更不比辽东,我怎么会劝你在这个地方做那些事?我只是你一下,你今天宣布的宪令之中,对陕西乱贼的封锁十分严密,可是太轻示了北方的威胁,只怕会给鞑靼军队可乘之机。”

    “宋师爷,你太多心了吧?”张石头趴在桌子哼哼道:“鞑靼部落早被我们少爷打怕了,我们少爷上任的消息刚传到宣大,宣大北面的鞑靼部落就跑得一干二净,连个照面都不敢打,还有胆子敢来侵犯宣府大同。”

    “不错,以东家的不败威名,普通的鞑靼部落,是不敢正眼窥视宣府大同。”宋献策点头,又阴阴说道:“可是石头你好象忘了,在我们宣大的北面,还有一个比科尔沁鞑靼联军和喀喇沁鞑靼联军更强大,也更可怕的对手!”

    “蒙古林丹汗?!”张石头醒过味来,惊讶说道:“不可能吧,林丹汗不是和我们大明结盟共同对付建奴吗?怎么可能再来侵犯我们大明疆土?”

    “所谓的盟约,不过是一张写了字的宣纸。”张大少爷趴在床上哼哼唧唧的说道:“宣纸有很多作用,除了写字、题字和盖章以外,还可以折成一叠垫麻将桌,也可以撕碎了引火,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拿来擦屁股——如果我是建奴皇太极,我想我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挑拨林丹把他和大明之间的盟约拿去擦屁股。”

    “建奴皇太极挑拨林丹与我大明破盟?”在张大少爷身边多少学了些权谋手段的张石头大吃一惊,坐直身体疑惑说道:“不可能吧?林丹汗和大明的关系不错,和少爷你的岳父熊督师还有些私交,和建奴又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可能和我们大明翻脸?又怎么可能听信建奴的挑拨离间?”

    “政治是没有真正的盟友的,有的只是共同的利益,一旦利益到手或者消失,白天还亲热得象亲兄弟的盟友,到了晚上就可以打得象杀父夺妻的仇人一样。”张大少爷翻了个身,躺在床上打着呵欠说道:“同样的道理,一旦有了共同的利益,那怕是杀父仇人,也可以团结得象亲兄弟一样——林丹汗之所以和建奴结仇,其根本原因就是建奴西进,控制了科尔沁草原,侵犯了林丹的利益,所以林丹汗就别无选择,只能和大明结盟,共同对付建奴。但现在,科尔沁草原和喀喇沁草原已经被我打怕了,背叛建奴臣服到了大明朝廷的脚下,林丹汗和建奴的矛盾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我们大明为了拱卫京畿安全,就不得不和林丹汗争夺科尔沁草原和喀喇沁草原的控制权,为同盟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说到这,张大少爷又打个呵欠,懒洋洋的说道:“只要皇太极足够聪明,就不难看不到这一点,看到了这点,自然就会想方设法的点燃炸毁我们大明和林丹同盟关系的火药桶导火线。所以我们宣大北线的防线不仅不能掉以轻心,还得更加的小心谨慎,防着林丹在我们背后捅上一刀。”

    “他娘的,这些异族蛮夷,还真是阴险。”张石头听得是目瞪口呆。宋献策则是一楞,疑惑问道:“东家,既然你早就看到了这一点,那你为什么还要把主力南调,还要把你的总督衙门也搬到山西镇去?”

    “三个原因。”张大少爷有气无力的说道:“第一,我的战神名头和喜欢偷袭别人的名气太大,主力如果集中在大同境内,林丹只要不是太笨,就不会不防着我在他的背后忽然捅上一刀,只会在大青山脉以北加大驻军,防卫我的同时又加大了宣大北线的压力,反过来又逼着我加强北线防御,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把主力南调,治府也南移,就是向林丹表示我没有北上的态度,减少林丹对我们的敌意。第二,山西镇的位置更好,向北,三天时间我就可以回援到大同城下,七天时间可以回援到宣府镇城下;向西,两三天时间我就可以兵临府谷城下,直抄叛贼老巢;向南,四到五天时间,我就可以增援太原城,这么好的战略位置,上那里去找?”

    “至于第三个原因嘛,当然是张家口那八个汉奸商人了。”张大少爷疲惫不堪的俊脸上露出些奸笑,“我的衙门准备搬到远离张家口的山西,那八个汉奸当然也就不会担心我是冲着他们来的了。”

    “东家果然是老谋深算,学生自叹不如。”宋献策摇头叹息,益发郁闷自己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奸猾似鬼的东家,害得自己连一个发挥的机会都没有。稍作盘算后,宋献策又问道:“东家,既然你认为建奴有可能挑拨林丹和我们翻脸,那你打算怎么应对?”

    “还能怎么应对?还不是打仗和安抚两手准备?”张大少爷睡眼惺忪的说道:“除了明松暗紧积极准备防御林丹汗军队入侵之外,过几天,我打算派一个使者深入蒙古草原,去和林丹联络感情,安抚安抚他,商量扩大边市贸易,让林丹不用打仗就可以获得他紧缺的各种物资。再以个人名誉送给他几千斤红薯种子和土豆种子,让林丹汗在漠北试种,主动帮助他解决粮荒问题。再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改善我们和林丹汗的关系,暂时延缓林丹汗和我们的翻脸时间,给我腾出时间收拾陕西那帮乱贼。”

    “东家,慢着。”宋献策赶紧打断道:“把红薯和土豆种子送给林丹汗,那不是让他如虎添翼么?如果林丹靠着土豆和红薯摆脱了粮荒困扰,还用害怕我们切断边市供应吗?”

    “我还巴不得他这样。”张大少爷语出惊人,含糊着说道:“拿起了锄头的游牧民族,也就进化成了农耕民族了,农耕民族的侵略性,也远不如游牧民族——如果林丹汗真能靠着耕种红薯土豆摆脱粮荒困扰,我们大明的长城防线,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啊。”

    “深谋远虑,我不如东家矣。”宋献策又叹了口气,试探着问道:“东家,如果你信得过学生的话,让学生担任你的私人使者,替你去联络蒙古林丹汗如何?”

    张大少爷没有说话,宋献策又问了一次后才发现,筋疲力尽的张大少爷已经在床上昏昏睡去…………

    ………………

    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就在张大少爷昏昏沉沉的在和宋献策交谈的同时,海州东面的哈喇河冰面上,一个满身是血的汉人骑着一匹跑得口吐白沫的战马,跌跌撞撞的冲到哈喇河西岸,战马摔倒,那满身是血的汉人也摔在了地上。痛苦呻吟了片刻,那重伤的汉人又艰难的爬了起来,看看已经被活活累死的战马,那汉人又跌跌撞撞的走向西面,沿着官道走向那座被辽东巡抚光复的海州城…………

    被闻声寻来的海州城明军巡逻队拦住后,那汉人无力的摔倒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个蜡丸,呻吟着说道:“各位兄弟,我是东镇毛大帅派驻定辽的大明细作,我发现建奴的军队化装成普通百姓,秘密在定辽城中集结,有可能会向朝鲜动手。天太冷,信鸽飞不出去,我们只好冒险出城向毛大帅禀报,结果被建奴军队发现,我的两个亲兄弟都战死了,建奴在定辽东面封锁得太紧,我过不去,只能逃向西面,还算运气好,总算是见到你们了……。”

    说着,那汉人将沾满鲜血的蜡丸举起,艰难的说道:“我可能不行了,请……,请你们一定,一定要把这个东西,交给辽东巡抚,或者交给熊督师……。”

    说到这里,那背上插有两支箭矢的汉人身体一歪,带着任务完成的喜悦笑容,永远躺倒在这块无数汉人抛头颅、洒热血的黑土地上。但很可惜的是,这个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告诉同胞的汉人细作并不知道,他和两个亲兄弟用生命换来的关键情报,却永远不可能送到熊廷弼或者毛文龙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