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清和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子近侍侯显突然带皇帝口谕来到兵部,言天子要查看全国舆图。

    “陛下有言,征讨大军呈送的交趾舆图要一并送上。”

    兵部尚书刘俊和右侍郎墨鳞互相看看,不敢确定天子此举究竟为何,但皇令不能耽搁,“侯公公稍待。”

    刘尚书亲自取来尚未入库的交趾舆图,确认没有疏漏,交给了侯显。

    墨侍郎叫来一名书吏,吩咐道:“告诉马郎中,陛下要查看全国舆图,选最新的送来。”

    “是。”

    书吏走后,侯显接过交趾舆图,不用跟来的宦官,自己抱着。

    很快,其他省份的舆图一并送到,整整两只大木箱,几名宦官费了些力气才抬起来。

    “小心着点。”

    侯显吩咐一声,转头对刘俊和墨鳞道:“今日麻烦刘尚书,墨侍郎了。”

    “职责所在,不敢言麻烦。”

    “陛下急着看图,咱家就先告辞了。”

    “侯公公慢走。”

    客气两句,侯显带着兵部呈送的舆图快步离开。

    回到值房,刘尚书和墨侍郎一头的雾水。

    天子突然要查看舆图,到底是何原因?

    交趾也就罢了,但连南甸,干崖宣抚司和八百大甸,木邦,车里,老挝等宣慰司,甚至是更远的大古嘞等地都包括在内,着实让人感到奇怪。

    “莫不是又要动兵?”

    “难说。”

    墨侍郎的猜测,刘尚书并不赞同。

    交趾平定不久,也没有鞑子犯边的消息,又值隆冬,并不是动兵的好时机。

    何况,大明乃礼仪之邦,出兵总要有合适的理由。

    鞑子在北边打谷草,侵-扰-国境,边军御敌属于正当防卫。即使跑到鞑靼和瓦剌的地盘上进行正当防卫,也说得过去。

    谁让鬼力赤和马哈亩纵容手下到明朝境内抢劫?

    这个时代可没有防卫过当的说法。

    只要鞑子抢了,边军跑去草原烧帐篷也能占住“理”字。

    不久前,镇守大同的江阴侯吴高上奏:“沿边草盛,欲-焚-之。”

    朱棣痛快准了。

    至于吴高到底是烧草还是烧帐篷……明朝坚持说是草,鞑靼和瓦剌也没处说理去。实力不如人,拿边军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趁大火烧起来之前,拆了帐篷搬家了事。

    兀良哈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拿的是明朝工资,也不愁牛羊的草料,全当看热闹。

    好在边军的“锄草”行动大多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等到火灭了,新草长出来,搬走的部落会陆续再搬回来。放牧之余,继续等待打谷草的最佳时机。

    不能说边军没有生态保护意识,也不能批评鞑靼和瓦剌屡教不改。

    归根到底,明军是为了保家卫国,草原上的部落则是为了生存。

    大同边军烧荒,宣府和辽东等地的边军也不会闲着。鬼力赤和马哈木正该忙着搬家,绝对没空来边境找麻烦。

    凭经验,刘尚书认为,天子真要动兵,也不会是北边。

    “难道是南边?”

    刘尚书和墨侍郎脑子里同时冒出了这个念头,很快又被打消。

    交趾平定,广西的贼寇快被定国公杀干净了,砍掉的脑袋足有上万。云南和广东等地都受到了影响,再桀骜不驯不识教化的土人,听到“定国公”三个字都会脑门冒汗,头皮发麻。境内的治安状况好得不能再好。

    在定国公的眼皮子底下造-反?到底是有多想不开。

    临近的番邦也没有乱况传出。

    八百大甸和老挝宣慰司的土官刚被天子警告过,在征讨安南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得很不好。不配合出兵也就罢了,竟敢收留黎氏贼子,收留了还不上报,当真是胆大包天!

    朱棣的警告很简单,却相当-粗-暴,“若不真心改过,下场参照安南。”

    八百大甸和老挝宣慰司的土官被吓得觉都睡不着,亲自带队到南京负荆请罪,至今还在会同馆里等着。

    天子要收拾的,肯定不是他们。

    暹罗倒是有可能。

    月前,占城,苏门答腊和满剌加使臣联名告状,控诉暹罗恃强凌弱,发兵抢劫明朝封赐给他们的印诰。

    苏门答腊和满剌加使臣是在回国途中被抢,占城比较倒霉,直接被暹罗发兵国内,欺负上门。

    明军征讨黎氏,占城配合出兵,趁机取回了被安南强占的土地和城邦。占城君臣都以为安南被明朝拍扁了,以后能过上舒心日子。不料没了安南,暹罗又上门找麻烦。

    当真是柿子软,包子面,是人就想捏一把?

    听完几名使臣的哭诉,朱棣同样对暹罗发出了警告,“继续这么干,下场一样参照安南!”

    警告完又加了一句,自朕登基以来,暹罗朝贡了几次,一次还是两次?去年好像就没来,这是对朕不满?不满没关系,朕派人到暹罗当面谈,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从京城派人远了点,正好定国公在西南,离得近,不如就派他了。

    消息刚一传出,暹罗立刻服软。

    抢来的印诰全都送回去,苏门答腊的使臣归国了?赶紧的,出海去送!

    向明朝朝贡的队伍立即出发,参照爪哇西王都马板,金子不能少,珍禽异兽更要多。

    驯象,孔雀,挑最好的!

    鹦鹉必须会喊万岁万万岁!

    朝贡的队伍出发后,暹罗国王和大臣们抱成团,心惊胆战的等着明朝的回应。

    哪怕搬空国库,也比定国公上门好!

    明朝天子是要钱,那尊杀神上门,绝对是要命!

    不知不觉间,沈瑄的凶名从国内传到了国外,在国际友人的心目中,直接和“十二级台风”画上了等号。

    定国公在大明交不上朋友,出了国也是一样。

    暹罗反应很及时,朱棣到底没让沈瑄再-穿-越一次-国-境-线。

    饶是如此,暹罗和附近的番邦也是擦了一把冷汗。

    为让永乐帝彻底打消派遣沈瑄“出使”想法,卖给明朝的粮食,价格直降三成。

    凭祥的李大令得知消息,立刻发动往来城中的豪商买粮,并将情况上报广西镇守韩观。很快,正打点行装准备离开交趾的张辅等人也得知了消息。

    送上门的便宜,当然要占!

    交趾盐课提举司顿时忙碌起来,储备的井研大批运出,换来了几百万石的粮食。大部分运回广西云南,小部分在征讨大军内部消化。

    锦衣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分属不同的武官系统,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这种“分配”方式早在天子面前过了明路,报上去也不会被追究。毕竟,大军的粮饷都是自筹。

    对此,交趾布政使司和盐课提举司只有羡慕的份,压根没有效仿的可能。。

    粮食有了,暹罗和不太服管的几个宣慰司都老实了,南边基本无战事。

    兵部刘尚书和墨侍郎想了多种可能,又一一否定。最后也只能面面相觑,叹息一声,果然是天子的心思你别猜!

    文华殿暖阁内,朱棣正伏案细看孟清和绘出的舆图。

    朱高煦和朱高燧站在一旁,抻着脖子,不敢打扰老爹,双眼却是火热。孟清和这个绘图者倒是被挤到了一旁。

    “少保?”

    朱瞻壑还没桌案高,大眼睛呼扇呼扇。

    孟清和倒吸一口凉气,左手紧扣右手,才没伸出罪恶的爪子,在白胖娃娃的脸上捏一下。

    敢当着永乐帝的面这么干,有九成以上的可能会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侯显带着舆图走进暖阁内,躬身道:“陛下,奴婢将舆图带回来了。”

    朱棣看一眼地上的两只箱子,再次埋首,“把辽东,河北和甘肃宁夏的舆图找出来。”

    “遵命。”

    箱子打开,侯显亲自动手,朱高煦和朱高燧抢不过老爹,干脆上前帮忙。

    孟清和慢了一步,发现没自己站脚的地方,只得退到朱瞻壑的桌案旁,想起自己是来给朱瞻壑教学的,铺开一张纸,一边画着简图,一边为朱瞻壑授课。

    朱瞻壑看得兴致勃勃,“少保所绘,可是舆图?”

    “正是。”孟清和笑道,“世子慧聪,臣不能及。”

    朱瞻壑笑弯了双眼。

    再早慧也是个孩子,受到夸奖会不由得欢喜。

    “世子请看,这是大明的国土,这里是辽东,此处是河北……”

    孟清和在北疆从军,曾上阵同鞑子对战,靖难之前,还曾跟随沈瑄出塞。后奉皇命镇守大宁,结合后世记忆,北疆各边镇,长江以北的主要州府,都能指出大概位置。

    “这里就是北京……宣府在此处……”

    朱瞻壑郑重道:“宣府是父王封地,父王在这里种田!”

    “咳……”

    孟清和转过头,咳嗽一声。端正了神情,童言无忌。

    朱瞻壑的精神头更足了,“少保,金陵在哪里?”

    对长江以南,孟清和不如北疆熟悉。但南京的大体位置还是知道的。

    “世子请看,金陵在此处,中都凤阳是在这里。”

    孟清和教得认真,朱瞻壑也学得认真。

    他已经启蒙,识字不少,却从没人将大明的舆图画给他看。

    事实上,不只他的父王,连皇祖父都没这待遇。

    朱棣仍埋首舆图,丝毫不被孙子刚刚喊出的“种田”两字影响。朱高煦也三天两头被言官以此为借口找麻烦,听习惯了,着实不算什么。相比起来,还是舆图更吸引他的注意力。

    桌案最中间一幅,正是孟清和所绘。

    同兵部呈上的舆图不同,这张图十分简陋,只大致勾勒出地形,点出几个主要省府。别说州县,除了黄河长江,连湖广和广西等地的分界都十分模糊。

    换成任何一个兵部郎中,绘制的舆图都要强上百倍。但是,这张图却深深吸引了朱棣的注意力,让他看得目不转睛。因为图上不只有大明,还有西南的多个番邦,北疆的瓦剌鞑靼,与辽东接壤的朝鲜,有大致轮廓的西域!

    隔海有琉球,日本等岛屿。更远之处,还有一片无名的陆地。

    “这便是前宋遗民所言的海外之土?”

    不是永乐帝联想丰富,而是纸上赫然写着这行字。

    朱棣看得认真,不时同兵部呈送的舆图做对比。

    朱高煦和朱高燧找出了朱棣想要的舆图,重新站回桌案旁。

    侯显让抬箱子的宦官退出暖阁,自己站到五步之外,皇帝不叫,绝对不上前。

    许久,孟清和将自己知道的州府都指给了朱瞻壑,朱棣终于抬起头,道:“兴宁伯。”

    “臣在。”

    “此图,你是如何绘出?”

    “回陛下,臣为从军即在开平卫,后为大宁镇守,曾看过北疆舆图。”

    朱棣点头,镇守一方,这是必然。

    如果连地形都不熟悉,如何抵御鞑子,又如何出塞作战?

    “去岁,臣随大军征讨安南。在广西期间,对西南番邦和各宣慰司也有了解。”说到这里,孟清和刻意顿了顿,见朱棣神情未变,朱高煦和朱高燧脸上闪过恍然之色,才继续道,“这片海外之地,是臣早年间得知,其具体所在及大小,也只是推测,并无实据。”

    前宋遗民,自海外归来的老人,朱棣父子三人早听孟清和说过。

    “可是有高产作物之地?”

    “正是。”

    “若真有此地,当可令船队前往。”

    朱高煦话落,朱棣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孟清和吁了口气,继续说道:“这片西域之地,臣是从大食商人口中得知,并有献佛郎机炮的夷人证实。”

    “善。”

    永乐帝终于笑了。

    孟清和的心也终于完全放下了。

    最初,他想把四大洋七大洲全都画出来。虽然不能细化到每个国家,具体的位置他还是知道的。

    动笔之后,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明子民,他是如何得知这些?

    无师自通?没这条件。

    做梦梦到?永乐帝不会听他胡扯。

    再者言,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被扣上欺君的帽子怎么办?

    为了安全着想,七大洲减为了两大洲,四大洋更是直接省略了名称。甚至连宋时便有记载的非洲也被从图上抹去。

    脑袋发热的结果,不是带来荣耀,而是招祸。

    多智近妖,在孟清和看来,绝不是什么好词。

    当然,演义中的卧龙大人除外。

    况且,只要大明的舰队不被朱棣的继任者打入冷宫,这幅“简笔画”早晚会得到完善,成为真正的世界地图。

    孟清和给出的理由十分站得住脚,结果也和他预料的一样,一方面达到了“授课”目的,另一方面,也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张地图还引发了另一个结果。

    在最初的激动之后,朱棣看着舆图,突然皱眉。

    国朝的疆域广大,很好。

    北边的鞑靼瓦剌却让他很不顺眼,与辽东接壤的朝鲜也是一样。

    大片的国土,突然有这么不当不正的一块,紧挨着辽东,不属于明朝,还隔三差五的要蹦跶那么一下,很是碍眼。

    和朱棣有同样感觉的,还有朱高煦和朱高燧。

    古有记载,周封商之后箕子于朝鲜。唐灭高句丽,纳其地。

    洪武中,高丽曾妄想索取铁岭之地,虽说李氏取而代之,年年向大明朝贡,但李氏朝鲜并不真像表现出来的这么老实。

    想到辽东镇守孟善的上疏,朱棣双眼微眯,手指敲着桌案,恰恰点在了朝鲜的位置上。

    泉州海港

    远航归来的船只部分靠岸。

    商船卸下了搭载的货物,珊瑚宝石香料和珍禽异兽都不稀奇,丈长的巨木更加吸引眼球。

    两船木料在港口卸下,发现其中有十余人方能合抱的紫檀和沉香,懂行的不免咂舌,“我的天老爷!”

    这得多少钱!

    获悉部分木料将在此出售,商人们的眼睛都红了。

    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砸锅卖铁也要下手抢!

    郑和与王景弘都没有下船,派人知会了市舶司,又给在这艘商船上有份子的当地官员和宗室送了信,得到回复之后,再次扬帆起航。

    大部分船队成员,包括郑和王景弘在内,都将在浙江登陆,运送木料的商船则要继续北行,停靠天津。

    站在船首,郑和深吸一口气,终于露出了笑容。

    不过,如果他知道回航后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朱家父子正畅想着海对面的大片陆地和高产作物。

    闻听船队归来,朱棣下的第一道命令不是通知弟兄和手下准备领钱,而是命令工部加紧再造宝船四十八艘,改造海船二百四十九艘,备使西洋。

    皇帝下令,工部该拖延吗?

    当然不可能!

    工部侍郎亲自监工,匠户甩开了膀子的结果是,郑公公和王公公上岸之后,过不了多久,又得再次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