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远征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到底澄丫头的病根儿也是为了弘哥儿落下的,如今她的亲事又因为荨丫头多嘴而坏了,是咱们沈家欠她的。你们曾祖父在世时,就是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的性子,要不然咱们沈家也不会有今日,没有人能一个人就站得起来的,全靠人帮扶。若是咱们不待澄丫头好些,只怕会寒了下头所有人的心。”老太太道。
沈芫闻言直点头。
沈荨闷闷不乐地道:“说到底都是我的错。”
老太太点了点沈荨的鼻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现在知道祸从口出了吧?看你今后还敢不敢嘴巴不把门儿。”
沈荨忙地摇头道:“可再也不敢了。”
其实她们都知道这消息是苏筠透给何凝的,不过因为苏筠已经离开了,大家也就不再提,老太太指点沈荨也是因为,即使苏筠有错,但根源还是在沈荨这里。
纪澄在得知老太太要自己搬去她院子里的消息时,微微愣了愣了,她虽知道老太太心里肯定会对自己有些歉意,但没想到她会做到这一步。
要知道姑娘家能养在沈老夫人的院子里,跟她学个一年半载的,绝对受益匪浅,将来再说亲时,也能被人高看几眼。
只不过搬去了老太太的院子里,纪澄行事就不那么方便了,至少从密道去九里院就不容易了。
但既然老太太已经发了话,纪澄自然要做出受宠若惊的模样,不过一日功夫便收拾好了箱笼,第三日一大早就搬去了芮英堂的抱厦里。
这人住在一起了才能发现对方许多和你想象里的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纪澄某一日睡不着清晨早起时,却见人前向来雍容华贵的老太太穿了一套白绫中衣在院子里打太极。
以至于纪澄腿迈了一半就不敢动了,老太太回头看见她收了手道:“怎么起得这样早?”
“睡不着。”纪澄道。
“是不是认床?”老太太又问。
纪澄摇摇头,“不是。只是我睡眠向来都不怎么好。”
老太太道:“你们这些小姑娘就是不爱惜身子骨,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时就知道后悔了。小小年纪就睡不着可怎么得了,现在看不出恶果来,过些年你就知道了,比别人都老得快些。”
纪澄笑道:“我也是愁呢,但也不能老是喝安神汤。倒是老祖宗你,这天还冷着呢,怎么这一大早天都没亮就起来打太极?”
老太太道:“都是阿彻闹腾的。那年他才十二岁,我大病了一场后刚好起来,他就闹着我学打太极,我懒怠动弹,他就每天这个时辰到芮英堂来敲门,我让人不理他,他就敢在我院子门口敲锣打鼓,打都打不服。现如今练习惯了,早起不练就觉得不舒服。”
纪澄没想到沈彻还有那样的时候,忍不住噗嗤笑出声。随即又想起了,好像很久没见着沈彻了,按说如果他在府里的话,晚上不提,但早晨都是该来给老太太请安的。纪澄这些时日住在芮英堂,连平日里忙得不见人影的沈御都看到了好几次,偏就沈彻不见。
不过说曹操曹操就到,纪澄在旁边看着老太太打太极,自己也跟着比划比划,然后又学着伺候了老太太梳洗,正要用早饭时,却见沈彻进来了。
老太太对着沈彻就是一顿数落,大意就是埋怨他不知又上哪儿鬼混去了。当然当着纪澄的面,老太太绝对不会说鬼混二字,不过意思也差不多了。
沈彻一直带着笑地听老太太数落,还不时点头称是,纪澄在旁边看着心里只觉得好笑,真想不出原来沈彻也有这样乖顺的时候。
等老太太数落完,沈彻又亲自把装杏仁露的碗捧给老太太,“祖母来歇口气,喝点儿杏仁露再数落。”
老太太气得指着沈彻的鼻子道:“你再气我,信不信我给你娶个麻脸婆娘回来收拾你。”
沈彻连声告饶,这才看向纪澄,仿佛才发现她似的,“澄妹妹倒是孝顺,来得这样早。”
“你澄妹妹如今就住在院子里的抱厦里呢,你说说你,久久不归家,这家里头的事儿你知道什么?跟个做客的似的。”老太太这又数落上了。
大丫头云锦在一旁听了也是直捂嘴,不过她知道老太太也怕自己数落太多让这个最疼爱的孙子不耐烦,因此上前插话道:“老祖宗,早饭已经摆上了,新鲜出笼的松子鹅油卷儿,还有千层萝卜酥。”
这两样都是沈彻爱吃的,云锦这样一说,老太太就貌似不耐烦地问沈彻,“可用过早饭了?该不会一大清早又要出门吧?”
“哪儿能啦,这不是就惦记着老祖宗屋里的萝卜酥,才赶早儿来的么?”沈彻笑道。
老太太嗔了沈彻一眼,“这还差不多。”
这两祖孙看得纪澄一愣一愣的,老太太到了沈彻跟前,整个儿就变成了另一个弘哥儿似的。
用饭的时候,纪澄很自觉地站在一边给老太太布菜,老太太道:“你也是阿彻的妹妹,也不用讲求那些虚礼了,坐下一起用吧。你陪着我练了一早晨的太极,难道不饿?”
纪澄从善如流地坐下,老太太又嘱咐道:“先把那牛乳兑的姜茶喝了,暖暖胃再用饭。”
纪澄在芮英堂已经住了十余日了,没了刚来时的生疏,听老太太发话,甜甜地笑了笑应了声是。
老人家就是喜欢见笑脸,所以这几日纪澄的腮帮子比平时都累上许多。
沈彻吃过早饭自告辞出去,纪澄也去了学堂,老太太一个人满腹心事地坐着。
曹嬷嬷坐在旁边纳鞋底,老太太这几十年的鞋子都是她做的。曹嬷嬷将长针在头发上蹭了蹭头油,看向老太太道:“小姐这是怎么了?长吁短叹的,可是又操心阿彻的亲事了?”
老太太的心事也没有瞒这个跟了她几十年的老奴,“你觉没觉得阿彻对澄丫头有些不一样?”
曹嬷嬷诧异地道:“没觉得呀,小姐看出什么来了呀?”
老太太摇了摇头,“我总觉得有些不对。”
“我看是小姐你太操心阿彻的亲事了,所以看见什么都不对。反正老奴没发现阿彻对澄丫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是眼神。”老太太突然道:“是眼神不对。吃饭的时候看了澄丫头好几眼。”
曹嬷嬷只觉得好笑,“澄丫头生得那样美,别说阿彻了,就是我们看见她的时候,也想多看几眼,这有啥不对的?”
“但愿是我想多了。”老太太叹息一声,“其实若阿彻真喜欢,澄丫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你知道的阿彻那个性子,若真给他娶个心头不喜的,那是害了人家姑娘。只是澄丫头那身子骨,我实在不放心。安和就阿彻这么个独苗,老大的香火都在阿彻身上,万一怀不上可怎么办?”
虽然刘太医说纪澄能恢复,可是老太太怕的是万一,尤其当这万一的机会落到沈彻身上时,老太太就受不了了。
“阿彻瞧上澄丫头?怕是不能吧。”曹嬷嬷觉得老太太怕是有些糊涂了,这不过才多看几眼就想到生儿育女上头去了。“阿彻是个孝顺的,当初那么喜欢那人,小姐你说一句话他不就放弃了,若是你怕阿彻瞧上澄丫头,今后阿彻来请安时,你让澄丫头回避一下就是了。”
老太太又叹息一声,“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当初沈彻的年纪小,还能由得她做主,可打那儿以后老太太每次想和沈彻提亲事的时候,就总是要小心翼翼的,生怕又勾起他的伤心事,坏了祖孙的情分。
若是这回沈彻真是看上了纪澄,老太太只怕自己阻止也是无力。儿大不由娘,何况以沈彻的性子,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
纪澄可不知道老太太的烦恼,她正忙着别的事儿。因为她床底下的密道今儿中午的时候就挖通了。
沈彻怎么可能不知道纪澄迁屋的事儿,哪怕他人在外头,眼线也到处都是。纪澄搬来芮英堂的第一晚上,就听见地下有动静儿,吓得还以为是老屋子闹鬼呢,结果却是沈彻在让人挖密道。
若非怕声响太大惊动了芮英堂的其他人,那密道不出两日功夫就能挖出来。这下可好了,纪澄再也不用钻水井,床板一翻十分方便地就能进入密道。
纪澄在揽月斋见着沈彻时,他给她带来了两个消息。
“苏家的船途径太湖时,遇上了大风,被吹翻了,没有一人生还。当地的人都说是龙王发怒造成的,那些渔民和水上讨生活的人在水边杀牲祭祀了三日才作罢。”沈彻道。
纪澄不敢看沈彻的眼睛,只好盯着他煮茶的手看。这件事的确是她做的,一张银票就解决了,黑市果然是个好地方。
说起来只怕害了不少无辜之人,只是若直接让人去弄死苏筠,官府要追查不说,纪澄这个被苏筠害得失了亲事的人说不定将来还要惹嫌疑。所以纪澄很大方地给了银票,买的是永无后患。
龙王爷发怒弄死整船的人,也就怀疑不到纪澄头上了。不过纪澄听到这则消息也是唏嘘,那些藏在黑暗里的人真是什么事儿都敢做。
纪澄也问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心狠手辣,可是苏筠当日既然能那样算计她,纪澄对她也没什么怜惜之心。她和王四娘、苏筠等人不同,这些人每次都只会在人清白上头下功夫,不仅要你死,还要让你死后带着一辈子的污名,或者一辈子活在担惊受怕的痛苦里。
纪澄没耐烦同苏筠斗这些,她解决人只想用最干净利落的方法。
在王四娘身上,其实纪澄也想如法炮制的,只不过王家现在声势正旺,那些个亡命之徒清楚的知道什么银子拿了有命花,而什么银子拿了只能买棺材。王四娘的那桩生意没人敢接,都怕引火烧身。
纪澄听着“咕嘟咕嘟”水开的声音,也不说话,等着沈彻接着说。
结果沈彻说完那消息之后,就一心一意专注在他手上的茶水上了,仿佛刚才说的不是死了一船人的事儿,不过是聊了句天气而已。
沈彻将茶水递给纪澄,纪澄接过去饮了。这才又听见沈彻道:“这样的事儿有伤阴骘,寻个空去大慈寺多捐点儿香油钱让那些和尚多念几遍往生咒。”
“是。”纪澄从善如流的道。
沈彻看着纪澄的眼睛,澄澈而潋滟,谁能从这样美的眼睛里读得出她的心狠呢?
沈彻当初提到那地下黑市的确是存心的。存心试一试纪澄,没想到她真的做了,而且做得还特别狠。这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全家”的冷硬决绝的心肠,的确很适合坐在“花爷”的位置上。
只是沈彻也辨不明心底的那股失望甚至愤怒是从何而生。他本该高兴的,将来有些事他不愿意脏手,纪澄说不定能帮他很好的完成。
纪澄看着沈彻阴沉的脸色,听得出他话里反讽的意思,但是她并不后悔做这件事,心里反而想的是,当初若是能接触黑市,拿银子就能弄死祝吉军,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些烦心的事情了。
沈彻哪里能看不出纪澄毫无后悔之心,他是怕她品尝过这种操纵人生死的权利之后,食髓知味。尤其是纪澄这种出身,很容易犯“一朝得志便猖狂”的毛病,从被人欺负转而到报复性的欺负别人,到最后会变得她自己也不认识自己。
“彻表哥,闫夏谷那边的事情有眉目了吗?”纪澄岔开话题道,沈彻的眼神越发阴沉,让她有些顶不住,但是纪澄心里觉得沈彻有些州官放火的意思,她不信靖世军的手里就能干净到哪里去。
“嗯。山匪之患已经解决,你的第一支商队我已经帮你物色好了。”沈彻道。
这前前后后也才不过半个月,纪澄简直不敢相信沈彻的效率,这也太过惊人了。
说起来闫夏谷这件事真是惊动了西域诸方大佬。那闫夏谷的山匪那么嚣张,背后肯定是有人支持的。各种势力割据,导致一直没人敢碰闫夏谷。
童襄他们也压根儿就没觉得纪澄夸下的海口能实现。所以当他们各自回到西域的巢穴,甫一到家就听到闫夏谷的山匪被人一锅端了之后的那种震惊,纪澄若是能看到一定会超级满足恶趣味。
童襄他们三人虽然没在一处,但仰望星空时心里想的全是一样的,这花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啊?
对的,纪澄一开始在童襄他们的口头上就是“花姑娘”。这三人都是粗人,只晓得纪澄的面具上和衣袍上绣的是花,但具体是什么花他们都说不出来。也不晓得她的名号,传话的人称她为姑娘。
童襄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叫纪澄为花姑娘。
说起来童襄他们三人虽然知道自己是为靖世军做事儿,但他们只能算靖世军的编外人员,连最外层的核心人物都算不上。他们以前的任务就是为靖世军赚银子而已。具体靖世军的人在干什么,他们是不清楚的。
所以当初他们听说纪澄的时候,也就觉得她是个大掌柜的身份,但等他们将闫夏谷的情形打探清楚时,才晓得他们是狗眼看人低了。
没有一个纯粹的商人能在半个月之类就搞定盘踞闫夏谷二十余年的山匪。而且手段还相当了得。
童襄探得的消息是,那闫夏谷的牛魔王、鹿魔王、羊魔王三大寨主一夜之间被枭首,首级就挂在山寨的大门上。第二天早晨把个起早的小喽啰下了个半死。
三大寨主一去,那些山匪顿时不成气候,乱成了一团。
再然后就没有了。
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
那闫夏谷的山匪少说也有两、三百人,要剿灭他们至少得有五百来人的军队才行。其实五百来人都剿灭不了,那些山匪对地形十分熟悉,遇到硬茬子闯山他们就化整为零,等风头一过又在闫夏谷插旗,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可是童襄打听了,在这之前所有人一点儿消息都没得到,也没见到军队的影子,闫夏谷的山匪就被灭了。
而且他们只听说三大寨主全死了,可剩下的那些山匪呢,都上哪儿去了?怎么安安静静地一点儿乱子都没出现,都成了绵羊了?还是直接就被人挖了大坑全部埋了?
谁也说不清楚。
何况童襄他们当时在京城见过纪澄后,就连夜兼程回了西域,他们才刚到地儿,那闫夏谷的山匪就已经被端了,这速度简直快得惊人。
最后还是庞骏雄先得到消息。他得到的消息是让他立即赶往闫夏谷。
昔日土匪山寨上那飘扬的大红牛头旗已经不见踪影,大寨主牛魔王住的那寨子前头立了个三丈高的旗杆,上头飘着一面新的黑色旗帜,绣着“悦来客栈”四个金色大字。
庞骏雄当时想的是,这得废多少金丝线啊?败家,太败家。
在那焕然一新的山寨里,庞骏雄见到了剩下的一百五十二个山匪,这些平日里穷凶极恶的山匪,这会儿真的乖得跟绵羊似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个腰牌,据他们自己说,他们叫“甲字旅”。腰牌从甲一一直到甲一百二十五。
这就是纪澄手下的第一支货队,专门负责从西洲到延城的货物运送。他们的做派还是脱不了当初山匪的习气。
过路的商旅想平平安安地从闫夏谷?行!也不用你给买路钱,但是你得将货物都托付给他们运送,当然辛苦费是少不了的。至于老板们可以轻车简行去前头的延城接货,保准一粒米都不会少。
如果你非不同意,一定要自己运,那些运货的立时就能变成土匪,直接抢了,让你哭天喊地只有上吊自戕的份儿。
在这样的霸王行径下,谁敢不请甲字旅运货?最要紧的是,人家还真是童叟无欺,运费收得还很合理。
怎么个合理法儿?你自己找马队、找驼队运货的价钱和找甲字旅运货所费相差无几,但是自己运货,那风险你还得自己承担,比如遇到山匪啦,就只能自认倒霉。又比如遇到暴风、暴雨之类的损失了货物,也只能自认倒霉。
但是交给甲字旅就不一样了,途中所有的损失他们赔。先开始那些商人对这一条都是不信的,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处?那些人可是土匪啊。
谁知道有一回真遇到这事儿了。西域少雨,可偏偏今年就遇上了一回大雨,刘连尔运的茶叶泡了水全部毁了。他当时已经到了延城,听说了这消息,也没敢去找甲字旅的人要求赔钱,因为他觉得这也不是人甲字旅的错。
结果反而是甲字旅的人先找到刘连尔,两千两赔偿货款的银票直接递到他手上,而且运费全数退还。
只这一桩,就将甲字旅的信誉给树了起来。到后头生意越来越红火,都不用他们出去吓唬那些商人把货物交给自己运送了。那些人最后还抢着走各种门路就盼望能和甲字旅搭上线,先送自己的货,因为他们的生意太火爆,经常忙不过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在庞骏雄到达闫夏谷,清楚了闫夏谷发生的事情后,心里对纪澄可就只剩下恐惧和佩服了。他和童襄他们通信,私下里也不敢叫纪澄为花姑娘了,转而开始玩笑地戏称纪澄为“花爷”。
意思是,纪澄那手段那心机,好多大老爷们儿都赶不上她。到后来,庞骏雄按照纪澄的指示,将甲字旅经营得如火如荼之后,花爷这称号也就固定了下来。
不过如果纪澄听到这个称号的话,至少也得吐血三声,俗气,忒俗气了。
话题扯太远了,且再回到二月的揽月斋里,沈彻又给纪澄斟了一杯茶,然后环视了四周一圈,“这个月份上四周还是一片雪,似乎就不那么应景了。”
其实早该换画了,贴在墙上的纸也有些起皮了,只是纪澄还没顾得上这些。而且沈彻的话题未免转换得也太快了。
“闫夏谷的山匪这么快就荡平了?”纪澄没搭理沈彻的“闲谈”。
“说到底澄丫头的病根儿也是为了弘哥儿落下的,如今她的亲事又因为荨丫头多嘴而坏了,是咱们沈家欠她的。你们曾祖父在世时,就是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的性子,要不然咱们沈家也不会有今日,没有人能一个人就站得起来的,全靠人帮扶。若是咱们不待澄丫头好些,只怕会寒了下头所有人的心。”老太太道。
沈芫闻言直点头。
沈荨闷闷不乐地道:“说到底都是我的错。”
老太太点了点沈荨的鼻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现在知道祸从口出了吧?看你今后还敢不敢嘴巴不把门儿。”
沈荨忙地摇头道:“可再也不敢了。”
其实她们都知道这消息是苏筠透给何凝的,不过因为苏筠已经离开了,大家也就不再提,老太太指点沈荨也是因为,即使苏筠有错,但根源还是在沈荨这里。
纪澄在得知老太太要自己搬去她院子里的消息时,微微愣了愣了,她虽知道老太太心里肯定会对自己有些歉意,但没想到她会做到这一步。
要知道姑娘家能养在沈老夫人的院子里,跟她学个一年半载的,绝对受益匪浅,将来再说亲时,也能被人高看几眼。
只不过搬去了老太太的院子里,纪澄行事就不那么方便了,至少从密道去九里院就不容易了。
但既然老太太已经发了话,纪澄自然要做出受宠若惊的模样,不过一日功夫便收拾好了箱笼,第三日一大早就搬去了芮英堂的抱厦里。
这人住在一起了才能发现对方许多和你想象里的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纪澄某一日睡不着清晨早起时,却见人前向来雍容华贵的老太太穿了一套白绫中衣在院子里打太极。
以至于纪澄腿迈了一半就不敢动了,老太太回头看见她收了手道:“怎么起得这样早?”
“睡不着。”纪澄道。
“是不是认床?”老太太又问。
纪澄摇摇头,“不是。只是我睡眠向来都不怎么好。”
老太太道:“你们这些小姑娘就是不爱惜身子骨,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时就知道后悔了。小小年纪就睡不着可怎么得了,现在看不出恶果来,过些年你就知道了,比别人都老得快些。”
纪澄笑道:“我也是愁呢,但也不能老是喝安神汤。倒是老祖宗你,这天还冷着呢,怎么这一大早天都没亮就起来打太极?”
老太太道:“都是阿彻闹腾的。那年他才十二岁,我大病了一场后刚好起来,他就闹着我学打太极,我懒怠动弹,他就每天这个时辰到芮英堂来敲门,我让人不理他,他就敢在我院子门口敲锣打鼓,打都打不服。现如今练习惯了,早起不练就觉得不舒服。”
纪澄没想到沈彻还有那样的时候,忍不住噗嗤笑出声。随即又想起了,好像很久没见着沈彻了,按说如果他在府里的话,晚上不提,但早晨都是该来给老太太请安的。纪澄这些时日住在芮英堂,连平日里忙得不见人影的沈御都看到了好几次,偏就沈彻不见。
不过说曹操曹操就到,纪澄在旁边看着老太太打太极,自己也跟着比划比划,然后又学着伺候了老太太梳洗,正要用早饭时,却见沈彻进来了。
老太太对着沈彻就是一顿数落,大意就是埋怨他不知又上哪儿鬼混去了。当然当着纪澄的面,老太太绝对不会说鬼混二字,不过意思也差不多了。
沈彻一直带着笑地听老太太数落,还不时点头称是,纪澄在旁边看着心里只觉得好笑,真想不出原来沈彻也有这样乖顺的时候。
等老太太数落完,沈彻又亲自把装杏仁露的碗捧给老太太,“祖母来歇口气,喝点儿杏仁露再数落。”
老太太气得指着沈彻的鼻子道:“你再气我,信不信我给你娶个麻脸婆娘回来收拾你。”
沈彻连声告饶,这才看向纪澄,仿佛才发现她似的,“澄妹妹倒是孝顺,来得这样早。”
“你澄妹妹如今就住在院子里的抱厦里呢,你说说你,久久不归家,这家里头的事儿你知道什么?跟个做客的似的。”老太太这又数落上了。
大丫头云锦在一旁听了也是直捂嘴,不过她知道老太太也怕自己数落太多让这个最疼爱的孙子不耐烦,因此上前插话道:“老祖宗,早饭已经摆上了,新鲜出笼的松子鹅油卷儿,还有千层萝卜酥。”
这两样都是沈彻爱吃的,云锦这样一说,老太太就貌似不耐烦地问沈彻,“可用过早饭了?该不会一大清早又要出门吧?”
“哪儿能啦,这不是就惦记着老祖宗屋里的萝卜酥,才赶早儿来的么?”沈彻笑道。
老太太嗔了沈彻一眼,“这还差不多。”
这两祖孙看得纪澄一愣一愣的,老太太到了沈彻跟前,整个儿就变成了另一个弘哥儿似的。
用饭的时候,纪澄很自觉地站在一边给老太太布菜,老太太道:“你也是阿彻的妹妹,也不用讲求那些虚礼了,坐下一起用吧。你陪着我练了一早晨的太极,难道不饿?”
纪澄从善如流地坐下,老太太又嘱咐道:“先把那牛乳兑的姜茶喝了,暖暖胃再用饭。”
纪澄在芮英堂已经住了十余日了,没了刚来时的生疏,听老太太发话,甜甜地笑了笑应了声是。
老人家就是喜欢见笑脸,所以这几日纪澄的腮帮子比平时都累上许多。
沈彻吃过早饭自告辞出去,纪澄也去了学堂,老太太一个人满腹心事地坐着。
曹嬷嬷坐在旁边纳鞋底,老太太这几十年的鞋子都是她做的。曹嬷嬷将长针在头发上蹭了蹭头油,看向老太太道:“小姐这是怎么了?长吁短叹的,可是又操心阿彻的亲事了?”
老太太的心事也没有瞒这个跟了她几十年的老奴,“你觉没觉得阿彻对澄丫头有些不一样?”
曹嬷嬷诧异地道:“没觉得呀,小姐看出什么来了呀?”
老太太摇了摇头,“我总觉得有些不对。”
“我看是小姐你太操心阿彻的亲事了,所以看见什么都不对。反正老奴没发现阿彻对澄丫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是眼神。”老太太突然道:“是眼神不对。吃饭的时候看了澄丫头好几眼。”
曹嬷嬷只觉得好笑,“澄丫头生得那样美,别说阿彻了,就是我们看见她的时候,也想多看几眼,这有啥不对的?”
“但愿是我想多了。”老太太叹息一声,“其实若阿彻真喜欢,澄丫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你知道的阿彻那个性子,若真给他娶个心头不喜的,那是害了人家姑娘。只是澄丫头那身子骨,我实在不放心。安和就阿彻这么个独苗,老大的香火都在阿彻身上,万一怀不上可怎么办?”
虽然刘太医说纪澄能恢复,可是老太太怕的是万一,尤其当这万一的机会落到沈彻身上时,老太太就受不了了。
“阿彻瞧上澄丫头?怕是不能吧。”曹嬷嬷觉得老太太怕是有些糊涂了,这不过才多看几眼就想到生儿育女上头去了。“阿彻是个孝顺的,当初那么喜欢那人,小姐你说一句话他不就放弃了,若是你怕阿彻瞧上澄丫头,今后阿彻来请安时,你让澄丫头回避一下就是了。”
老太太又叹息一声,“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当初沈彻的年纪小,还能由得她做主,可打那儿以后老太太每次想和沈彻提亲事的时候,就总是要小心翼翼的,生怕又勾起他的伤心事,坏了祖孙的情分。
若是这回沈彻真是看上了纪澄,老太太只怕自己阻止也是无力。儿大不由娘,何况以沈彻的性子,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
纪澄可不知道老太太的烦恼,她正忙着别的事儿。因为她床底下的密道今儿中午的时候就挖通了。
沈彻怎么可能不知道纪澄迁屋的事儿,哪怕他人在外头,眼线也到处都是。纪澄搬来芮英堂的第一晚上,就听见地下有动静儿,吓得还以为是老屋子闹鬼呢,结果却是沈彻在让人挖密道。
若非怕声响太大惊动了芮英堂的其他人,那密道不出两日功夫就能挖出来。这下可好了,纪澄再也不用钻水井,床板一翻十分方便地就能进入密道。
纪澄在揽月斋见着沈彻时,他给她带来了两个消息。
“苏家的船途径太湖时,遇上了大风,被吹翻了,没有一人生还。当地的人都说是龙王发怒造成的,那些渔民和水上讨生活的人在水边杀牲祭祀了三日才作罢。”沈彻道。
纪澄不敢看沈彻的眼睛,只好盯着他煮茶的手看。这件事的确是她做的,一张银票就解决了,黑市果然是个好地方。
说起来只怕害了不少无辜之人,只是若直接让人去弄死苏筠,官府要追查不说,纪澄这个被苏筠害得失了亲事的人说不定将来还要惹嫌疑。所以纪澄很大方地给了银票,买的是永无后患。
龙王爷发怒弄死整船的人,也就怀疑不到纪澄头上了。不过纪澄听到这则消息也是唏嘘,那些藏在黑暗里的人真是什么事儿都敢做。
纪澄也问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心狠手辣,可是苏筠当日既然能那样算计她,纪澄对她也没什么怜惜之心。她和王四娘、苏筠等人不同,这些人每次都只会在人清白上头下功夫,不仅要你死,还要让你死后带着一辈子的污名,或者一辈子活在担惊受怕的痛苦里。
纪澄没耐烦同苏筠斗这些,她解决人只想用最干净利落的方法。
在王四娘身上,其实纪澄也想如法炮制的,只不过王家现在声势正旺,那些个亡命之徒清楚的知道什么银子拿了有命花,而什么银子拿了只能买棺材。王四娘的那桩生意没人敢接,都怕引火烧身。
纪澄听着“咕嘟咕嘟”水开的声音,也不说话,等着沈彻接着说。
结果沈彻说完那消息之后,就一心一意专注在他手上的茶水上了,仿佛刚才说的不是死了一船人的事儿,不过是聊了句天气而已。
沈彻将茶水递给纪澄,纪澄接过去饮了。这才又听见沈彻道:“这样的事儿有伤阴骘,寻个空去大慈寺多捐点儿香油钱让那些和尚多念几遍往生咒。”
“是。”纪澄从善如流的道。
沈彻看着纪澄的眼睛,澄澈而潋滟,谁能从这样美的眼睛里读得出她的心狠呢?
沈彻当初提到那地下黑市的确是存心的。存心试一试纪澄,没想到她真的做了,而且做得还特别狠。这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全家”的冷硬决绝的心肠,的确很适合坐在“花爷”的位置上。
只是沈彻也辨不明心底的那股失望甚至愤怒是从何而生。他本该高兴的,将来有些事他不愿意脏手,纪澄说不定能帮他很好的完成。
纪澄看着沈彻阴沉的脸色,听得出他话里反讽的意思,但是她并不后悔做这件事,心里反而想的是,当初若是能接触黑市,拿银子就能弄死祝吉军,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些烦心的事情了。
沈彻哪里能看不出纪澄毫无后悔之心,他是怕她品尝过这种操纵人生死的权利之后,食髓知味。尤其是纪澄这种出身,很容易犯“一朝得志便猖狂”的毛病,从被人欺负转而到报复性的欺负别人,到最后会变得她自己也不认识自己。
“彻表哥,闫夏谷那边的事情有眉目了吗?”纪澄岔开话题道,沈彻的眼神越发阴沉,让她有些顶不住,但是纪澄心里觉得沈彻有些州官放火的意思,她不信靖世军的手里就能干净到哪里去。
“嗯。山匪之患已经解决,你的第一支商队我已经帮你物色好了。”沈彻道。
这前前后后也才不过半个月,纪澄简直不敢相信沈彻的效率,这也太过惊人了。
说起来闫夏谷这件事真是惊动了西域诸方大佬。那闫夏谷的山匪那么嚣张,背后肯定是有人支持的。各种势力割据,导致一直没人敢碰闫夏谷。
童襄他们也压根儿就没觉得纪澄夸下的海口能实现。所以当他们各自回到西域的巢穴,甫一到家就听到闫夏谷的山匪被人一锅端了之后的那种震惊,纪澄若是能看到一定会超级满足恶趣味。
童襄他们三人虽然没在一处,但仰望星空时心里想的全是一样的,这花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啊?
对的,纪澄一开始在童襄他们的口头上就是“花姑娘”。这三人都是粗人,只晓得纪澄的面具上和衣袍上绣的是花,但具体是什么花他们都说不出来。也不晓得她的名号,传话的人称她为姑娘。
童襄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叫纪澄为花姑娘。
说起来童襄他们三人虽然知道自己是为靖世军做事儿,但他们只能算靖世军的编外人员,连最外层的核心人物都算不上。他们以前的任务就是为靖世军赚银子而已。具体靖世军的人在干什么,他们是不清楚的。
所以当初他们听说纪澄的时候,也就觉得她是个大掌柜的身份,但等他们将闫夏谷的情形打探清楚时,才晓得他们是狗眼看人低了。
没有一个纯粹的商人能在半个月之类就搞定盘踞闫夏谷二十余年的山匪。而且手段还相当了得。
童襄探得的消息是,那闫夏谷的牛魔王、鹿魔王、羊魔王三大寨主一夜之间被枭首,首级就挂在山寨的大门上。第二天早晨把个起早的小喽啰下了个半死。
三大寨主一去,那些山匪顿时不成气候,乱成了一团。
再然后就没有了。
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
那闫夏谷的山匪少说也有两、三百人,要剿灭他们至少得有五百来人的军队才行。其实五百来人都剿灭不了,那些山匪对地形十分熟悉,遇到硬茬子闯山他们就化整为零,等风头一过又在闫夏谷插旗,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可是童襄打听了,在这之前所有人一点儿消息都没得到,也没见到军队的影子,闫夏谷的山匪就被灭了。
而且他们只听说三大寨主全死了,可剩下的那些山匪呢,都上哪儿去了?怎么安安静静地一点儿乱子都没出现,都成了绵羊了?还是直接就被人挖了大坑全部埋了?
谁也说不清楚。
何况童襄他们当时在京城见过纪澄后,就连夜兼程回了西域,他们才刚到地儿,那闫夏谷的山匪就已经被端了,这速度简直快得惊人。
最后还是庞骏雄先得到消息。他得到的消息是让他立即赶往闫夏谷。
昔日土匪山寨上那飘扬的大红牛头旗已经不见踪影,大寨主牛魔王住的那寨子前头立了个三丈高的旗杆,上头飘着一面新的黑色旗帜,绣着“悦来客栈”四个金色大字。
庞骏雄当时想的是,这得废多少金丝线啊?败家,太败家。
在那焕然一新的山寨里,庞骏雄见到了剩下的一百五十二个山匪,这些平日里穷凶极恶的山匪,这会儿真的乖得跟绵羊似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个腰牌,据他们自己说,他们叫“甲字旅”。腰牌从甲一一直到甲一百二十五。
这就是纪澄手下的第一支货队,专门负责从西洲到延城的货物运送。他们的做派还是脱不了当初山匪的习气。
过路的商旅想平平安安地从闫夏谷?行!也不用你给买路钱,但是你得将货物都托付给他们运送,当然辛苦费是少不了的。至于老板们可以轻车简行去前头的延城接货,保准一粒米都不会少。
如果你非不同意,一定要自己运,那些运货的立时就能变成土匪,直接抢了,让你哭天喊地只有上吊自戕的份儿。
在这样的霸王行径下,谁敢不请甲字旅运货?最要紧的是,人家还真是童叟无欺,运费收得还很合理。
怎么个合理法儿?你自己找马队、找驼队运货的价钱和找甲字旅运货所费相差无几,但是自己运货,那风险你还得自己承担,比如遇到山匪啦,就只能自认倒霉。又比如遇到暴风、暴雨之类的损失了货物,也只能自认倒霉。
但是交给甲字旅就不一样了,途中所有的损失他们赔。先开始那些商人对这一条都是不信的,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处?那些人可是土匪啊。
谁知道有一回真遇到这事儿了。西域少雨,可偏偏今年就遇上了一回大雨,刘连尔运的茶叶泡了水全部毁了。他当时已经到了延城,听说了这消息,也没敢去找甲字旅的人要求赔钱,因为他觉得这也不是人甲字旅的错。
结果反而是甲字旅的人先找到刘连尔,两千两赔偿货款的银票直接递到他手上,而且运费全数退还。
只这一桩,就将甲字旅的信誉给树了起来。到后头生意越来越红火,都不用他们出去吓唬那些商人把货物交给自己运送了。那些人最后还抢着走各种门路就盼望能和甲字旅搭上线,先送自己的货,因为他们的生意太火爆,经常忙不过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在庞骏雄到达闫夏谷,清楚了闫夏谷发生的事情后,心里对纪澄可就只剩下恐惧和佩服了。他和童襄他们通信,私下里也不敢叫纪澄为花姑娘了,转而开始玩笑地戏称纪澄为“花爷”。
意思是,纪澄那手段那心机,好多大老爷们儿都赶不上她。到后来,庞骏雄按照纪澄的指示,将甲字旅经营得如火如荼之后,花爷这称号也就固定了下来。
不过如果纪澄听到这个称号的话,至少也得吐血三声,俗气,忒俗气了。
话题扯太远了,且再回到二月的揽月斋里,沈彻又给纪澄斟了一杯茶,然后环视了四周一圈,“这个月份上四周还是一片雪,似乎就不那么应景了。”
其实早该换画了,贴在墙上的纸也有些起皮了,只是纪澄还没顾得上这些。而且沈彻的话题未免转换得也太快了。
“闫夏谷的山匪这么快就荡平了?”纪澄没搭理沈彻的“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