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1 取胜从计划开始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十章1 取胜从计划开始
《孙子兵法》: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部书,只有几千字,却风靡全球,军事家阅读它,企业家学习它,政治家把它作为必修课,外交家把它作为行动的准则;全世界共有数千种不同的译本,几百年来畅销不衰,这就是春秋时期吴国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孙武一生智慧的结晶。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从而制定不同的策略,施行不同的战术。孙武提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认为战前要先摸清敌我双方情况,分析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行军中要注意地理环境、军事实力、情报收集,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孙武虽然是身经百战的统帅,可他却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大的赢家,反映了东方军事家超出流血搏杀之上的人性光辉。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句话我们早就在课本上见过了,可是青少年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句话里的“筹”是什么意思吗?
筹是一种古代的运算工具,是一根根的短棒,运筹就是用这些短棒进行计算,得到预期的结果。孙子就是一个善于运筹的人。
一次大战出征前夕,吴国的国王在宗庙的大殿里为孙武送行,一张案子上摆了两个朱漆盘子,还有一些竹削的小棒——算筹。孙武在和吴王进行出征前的“庙算”。
吴王说:“这次和越国打仗,我们和越国哪一方符合正义?”
孙武说:“越国侵略了我们,我们要奋起反击,当然是我们符合正义。”
孙武就拿起一根算筹,放在左边的漆盘里。吴王又说:“这次打仗,双方的统帅哪一个有本领?”
孙武说:“听说越国的统帅贪酒好色,经常误事,我们的将军有本领。”
孙武又拿起一根算筹,放在左边的漆盘里,吴王又说:“这次打仗,哪一方占天时地利?”
孙武说:“越国乘着大水突然袭击我们,把交通要道都占领了,是他们占天时地利。”
孙武就拿起一根算筹,放在右边的漆盘里,然后吴王继续提问题。
庙算结束后,左边的漆盘里有7根算筹,右边的漆盘里有5根算筹。孙武行了个礼说:“恭喜大王,我们在正义、将领、纪律、士气等7个方面胜过了越国。越国只有在形势、装备、兵力等5个方面胜过了我们,这次打仗,我们必胜。”
孙子在打仗前要对各方面进行细心谋划的思想,成为中国军事家们的看家本领。而且越来越细致入微,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民心,无不在“庙算”的范围之内。汉朝初年的张良,汉末的曹操、诸葛亮等军事家,都是善于“庙算”,才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汉朝末年,皇室衰微,曹操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扫平了吕布、张绣等很多割据势力,但是盘踞在河北的袁绍却不服曹操,要和曹操决一胜负。袁氏家族是汉朝的大族,门生宾客非常多,所以袁绍的势力很强大,曹操有些担心,怕自己打不过袁绍。这时,曹操的谋士郭嘉为曹操分析了袁、曹两家的优劣,说:“袁绍繁文缛节太多,您不尚虚文客套;袁绍的政策宽松,您的法令雷厉风行;袁绍外表虽然宽容,内心猜忌,不信任手下人,您明智通达,唯才是举,不论远近亲疏。”
郭嘉滔滔不绝,一直说了袁绍的十个败亡的原因和曹操十个取胜的原因才停止。曹操听了,信心倍增,随着两军的交战,郭嘉分析的袁绍的劣势果然都慢慢显现出来,终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破袁绍,继而进兵河北,很快统一了北方。
正是在事情开始之前的详细计划,才促使了曹操能够决胜于千里,而且不仅战争中需要“庙算”,一个人在设计自己的生活时也需要“庙算”,只有对现实详尽分析的人,才能使生活的质量提高。
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学着“运筹”。暑假到来了,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小青要去姥姥家玩几天,还想复习上学期的知识、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另外,她还从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想利用假期给自己充充电,如果有时间,她还要学钢琴、练作文,这么多事情,该怎么安排呢?
她先把40天的时间分成4块,第一个10天,打算好好玩玩,出去走走看看,主要时间不用来学习;第二个10天,准备复习一下上学期的知识;第三个10天,预习一下下学期的知识;第四个10天,就不再学新东西了,而是想安静地度过,练练琴,用平和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去姥姥家的路上,她把《红楼梦》带在身边,这样火车上可以看,在姥姥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看。其他的书不带,因为太重,也看不过来。平时每两周写1篇作文,最后一个10天专门练作文,因为自己的作文成绩不太好,平时写不出来,一个暑假过去了,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写。
小青把这些事情安排好了,写了一个计划,并照着执行,这个暑假过得很充实。
小青的这些安排,其实和孙子的庙算是一个道理。客观地估量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列出适合的计划,就能够达到目标。所以说,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时,先不要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这时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有哪些成绩是可以顺利取得的,有哪些资源是可以利用的。这样,就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游刃有余,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十章1 取胜从计划开始
《孙子兵法》: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部书,只有几千字,却风靡全球,军事家阅读它,企业家学习它,政治家把它作为必修课,外交家把它作为行动的准则;全世界共有数千种不同的译本,几百年来畅销不衰,这就是春秋时期吴国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孙武一生智慧的结晶。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从而制定不同的策略,施行不同的战术。孙武提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认为战前要先摸清敌我双方情况,分析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行军中要注意地理环境、军事实力、情报收集,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孙武虽然是身经百战的统帅,可他却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大的赢家,反映了东方军事家超出流血搏杀之上的人性光辉。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句话我们早就在课本上见过了,可是青少年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句话里的“筹”是什么意思吗?
筹是一种古代的运算工具,是一根根的短棒,运筹就是用这些短棒进行计算,得到预期的结果。孙子就是一个善于运筹的人。
一次大战出征前夕,吴国的国王在宗庙的大殿里为孙武送行,一张案子上摆了两个朱漆盘子,还有一些竹削的小棒——算筹。孙武在和吴王进行出征前的“庙算”。
吴王说:“这次和越国打仗,我们和越国哪一方符合正义?”
孙武说:“越国侵略了我们,我们要奋起反击,当然是我们符合正义。”
孙武就拿起一根算筹,放在左边的漆盘里。吴王又说:“这次打仗,双方的统帅哪一个有本领?”
孙武说:“听说越国的统帅贪酒好色,经常误事,我们的将军有本领。”
孙武又拿起一根算筹,放在左边的漆盘里,吴王又说:“这次打仗,哪一方占天时地利?”
孙武说:“越国乘着大水突然袭击我们,把交通要道都占领了,是他们占天时地利。”
孙武就拿起一根算筹,放在右边的漆盘里,然后吴王继续提问题。
庙算结束后,左边的漆盘里有7根算筹,右边的漆盘里有5根算筹。孙武行了个礼说:“恭喜大王,我们在正义、将领、纪律、士气等7个方面胜过了越国。越国只有在形势、装备、兵力等5个方面胜过了我们,这次打仗,我们必胜。”
孙子在打仗前要对各方面进行细心谋划的思想,成为中国军事家们的看家本领。而且越来越细致入微,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民心,无不在“庙算”的范围之内。汉朝初年的张良,汉末的曹操、诸葛亮等军事家,都是善于“庙算”,才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汉朝末年,皇室衰微,曹操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扫平了吕布、张绣等很多割据势力,但是盘踞在河北的袁绍却不服曹操,要和曹操决一胜负。袁氏家族是汉朝的大族,门生宾客非常多,所以袁绍的势力很强大,曹操有些担心,怕自己打不过袁绍。这时,曹操的谋士郭嘉为曹操分析了袁、曹两家的优劣,说:“袁绍繁文缛节太多,您不尚虚文客套;袁绍的政策宽松,您的法令雷厉风行;袁绍外表虽然宽容,内心猜忌,不信任手下人,您明智通达,唯才是举,不论远近亲疏。”
郭嘉滔滔不绝,一直说了袁绍的十个败亡的原因和曹操十个取胜的原因才停止。曹操听了,信心倍增,随着两军的交战,郭嘉分析的袁绍的劣势果然都慢慢显现出来,终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破袁绍,继而进兵河北,很快统一了北方。
正是在事情开始之前的详细计划,才促使了曹操能够决胜于千里,而且不仅战争中需要“庙算”,一个人在设计自己的生活时也需要“庙算”,只有对现实详尽分析的人,才能使生活的质量提高。
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学着“运筹”。暑假到来了,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小青要去姥姥家玩几天,还想复习上学期的知识、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另外,她还从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想利用假期给自己充充电,如果有时间,她还要学钢琴、练作文,这么多事情,该怎么安排呢?
她先把40天的时间分成4块,第一个10天,打算好好玩玩,出去走走看看,主要时间不用来学习;第二个10天,准备复习一下上学期的知识;第三个10天,预习一下下学期的知识;第四个10天,就不再学新东西了,而是想安静地度过,练练琴,用平和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去姥姥家的路上,她把《红楼梦》带在身边,这样火车上可以看,在姥姥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看。其他的书不带,因为太重,也看不过来。平时每两周写1篇作文,最后一个10天专门练作文,因为自己的作文成绩不太好,平时写不出来,一个暑假过去了,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写。
小青把这些事情安排好了,写了一个计划,并照着执行,这个暑假过得很充实。
小青的这些安排,其实和孙子的庙算是一个道理。客观地估量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列出适合的计划,就能够达到目标。所以说,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时,先不要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这时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有哪些成绩是可以顺利取得的,有哪些资源是可以利用的。这样,就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游刃有余,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