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往死里坑(第五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四位阁老,同时眼眸猛地张开,也统统感受到朱德海的险恶用心。
因为在官方的标准答案之后,还有一个不那么官方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才是真正的正统,而且为人还算不错,最重要的是,他身边的大臣并非是小人,绝大多数,反而都是很‘贤明’的人。
叶春秋是翰林,翰林乃是清流,清流是以敢言著称的,而弘治之后,大明的风气渐开,许多读书人对于建文帝多是以同情的态度,毕竟此人是以圣孙的名义克继大统,他在位之后,一改洪武皇帝对于读书人和士大夫的残暴,废除了许多洪武皇帝苛刻的律令,同时对于不少在洪武朝遭遇冤狱的读书人和大臣进行平反,他任用许多知名的鸿儒为官,十分仁厚,自然而然,现在的读书人大多对建文有着极大的好感。
也就是说,叶春秋这个翰林清流遇到了一个陷阱,若是他用官方的答案来回答,那么必然遭致舆论的非议,认为叶春秋为了做官而不知廉耻,睁眼说瞎话,讨好宫中,其心可诛。
这时代,一个大臣若是没有风骨,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何谓风骨?那便是有敢于揭发的勇气,天下人谁不知道,建文绝非是暴君,可是你叶春秋却为了抱宫中大腿,为了入宫待诏,而如此谄媚巴结,即便是你叶春秋借此做了翰林待诏又如何?从此之后,你在这里所说的话,将会成为你一生的污点,为人所鄙夷。
可若是叶春秋用不那么官方的答案来回答呢?若是建文仁厚,岂不正是否认了文皇帝吗?这文皇帝可是当今圣上的祖宗,没有文皇帝的靖难,朱厚照怎么做得了天子,你跑到崇文殿里,当着天子的面,跑去骂人家祖宗是个干掉了自己侄子的人渣,是独夫民贼,你试试看皇帝跟不跟你拼命。
这……是一个虽有许多种版本答案,却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回答,都可能让叶春秋陷入糟糕的境地,要嘛得罪天子,要嘛得罪整个士林,惹来无数的鄙夷和嘲讽。
崇文殿里,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肃杀之气,大家突然明白,这朱德海根本不是考校,而是在‘杀人’,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啊,何至于此人当着所有人的面,要对叶春秋痛下杀手。
叶春秋完了。
刘健心里唏嘘不已,连他都没想到朱德海会如此痛下杀手,堂堂翰林学士,非要将一个小翰林的前途毁之殆尽。
谢迁的脸上已经掠过了冷色,他暴怒了,你朱德海要考校就考校,为何要挖这样的陷阱?即便叶春秋有得罪你的地方,可你也不能把一个少年人往死里坑,不求你提携后进,可是你……
这样的人……可恨。
若不是在这样的场合,谢迁只怕已经暴跳如雷了。
李东阳低头,似乎是在思索着答案,如果是自己,该如何答题呢?李东阳素来以聪慧著称,可是现在,竟也只是苦笑,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焦芳本来对朱德海‘盲目’的自信还略略有些担心,可是现在,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叶春秋……别想入宫待诏了,即便当真能入宫待诏,多半也是声名狼藉,一个声名狼藉之人,怎么配得上成为翰林清流呢?到时候就算有天子袒护,御史们也会群起而攻之,朝廷即便不罢免他,他还有脸皮继续在宫中待诏吗?
他眯着眼,小心翼翼地去看朱厚照的脸色。
朱厚照的心情永远都是写在脸上,他脸上惊愕的样子,立即便觉得糟糕了,这个道理连他都懂啊,于是他面露不忿之色,恶狠狠地看着朱德海,心里绝望无比。
本来还以为一切都可拨云见日,叶春秋眼看着就要入宫了,自己甚至还想着,这叶春秋去了待诏房,他如何和这个师弟相处,而现在看来……似乎不过是一场空。
小皇帝就像是给抽空了一样,他想干涉,却又知道这是朝廷的法度,若是一意孤行,多半连刘师傅这些人都会反对,反而会惹来更多的非议,可是他不制止,却又知道叶春秋根本就过不了朱德海这一关。
叶春秋的心已是被一万头草泥马奔过,朱德海的这个问题,可谓难到了极点,因为根本就没有讨巧的可能,承认了文皇帝就是否认了建文,承认了建文就是否认当今朝廷的正统性,无论任何一个回答,都会给自己惹来很大的麻烦。
不过他依然镇定自若,不愿露出丝毫的破绽。
朱德海依然含笑,却是步步紧逼,绝不给叶春秋喘息的机会:“怎么,连这样的问题,叶编撰也回答不出来吗?”
叶春秋依然静默无语。
朱德海心里冷笑,你叶春秋也有今日,是你叶春秋让老夫在翰林院名声扫地,老夫乃是堂堂翰林学士,却因为你,可能得遭受嘲笑,你既然和焦公不对付,那么索性……我便拿你做送给焦公的一份大礼吧。
张太后,他固然很忌惮,可是朱德海却知道,张太后毕竟只是太后,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干涉外朝的事,反而焦阁老却几乎是他这个翰林学士的顶头上司,孰轻孰重,他心里自然分得清。更不必说,焦公还和张彩这些人关系不错呢。
他挑挑眉,继续道:“怎么,叶编撰答不上来吗?答不上来,倒也无妨的……”
他抿嘴轻笑,无妨的三个字看上去轻松,其实却是说,答不上来就别入宫待诏了,依旧回你的詹事府去吧。
而回到詹事府,即便当今天子生了儿子,那么这个孩子未来七八年,也将会在宫中养着,等真正封了太子移居詹事府的时候,那已是八九年之后的事了,在这未来的时间里,你叶春秋需要慢慢地忍受着碌碌无为的寂寞,有他朱德海在翰林院,你就别想出头。
叶春秋叹口气,他一定会回答这个问题。
他可以答错答案,但是绝不会知难而退,轻易就退出。
(未完待续。)
四位阁老,同时眼眸猛地张开,也统统感受到朱德海的险恶用心。
因为在官方的标准答案之后,还有一个不那么官方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才是真正的正统,而且为人还算不错,最重要的是,他身边的大臣并非是小人,绝大多数,反而都是很‘贤明’的人。
叶春秋是翰林,翰林乃是清流,清流是以敢言著称的,而弘治之后,大明的风气渐开,许多读书人对于建文帝多是以同情的态度,毕竟此人是以圣孙的名义克继大统,他在位之后,一改洪武皇帝对于读书人和士大夫的残暴,废除了许多洪武皇帝苛刻的律令,同时对于不少在洪武朝遭遇冤狱的读书人和大臣进行平反,他任用许多知名的鸿儒为官,十分仁厚,自然而然,现在的读书人大多对建文有着极大的好感。
也就是说,叶春秋这个翰林清流遇到了一个陷阱,若是他用官方的答案来回答,那么必然遭致舆论的非议,认为叶春秋为了做官而不知廉耻,睁眼说瞎话,讨好宫中,其心可诛。
这时代,一个大臣若是没有风骨,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何谓风骨?那便是有敢于揭发的勇气,天下人谁不知道,建文绝非是暴君,可是你叶春秋却为了抱宫中大腿,为了入宫待诏,而如此谄媚巴结,即便是你叶春秋借此做了翰林待诏又如何?从此之后,你在这里所说的话,将会成为你一生的污点,为人所鄙夷。
可若是叶春秋用不那么官方的答案来回答呢?若是建文仁厚,岂不正是否认了文皇帝吗?这文皇帝可是当今圣上的祖宗,没有文皇帝的靖难,朱厚照怎么做得了天子,你跑到崇文殿里,当着天子的面,跑去骂人家祖宗是个干掉了自己侄子的人渣,是独夫民贼,你试试看皇帝跟不跟你拼命。
这……是一个虽有许多种版本答案,却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回答,都可能让叶春秋陷入糟糕的境地,要嘛得罪天子,要嘛得罪整个士林,惹来无数的鄙夷和嘲讽。
崇文殿里,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肃杀之气,大家突然明白,这朱德海根本不是考校,而是在‘杀人’,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啊,何至于此人当着所有人的面,要对叶春秋痛下杀手。
叶春秋完了。
刘健心里唏嘘不已,连他都没想到朱德海会如此痛下杀手,堂堂翰林学士,非要将一个小翰林的前途毁之殆尽。
谢迁的脸上已经掠过了冷色,他暴怒了,你朱德海要考校就考校,为何要挖这样的陷阱?即便叶春秋有得罪你的地方,可你也不能把一个少年人往死里坑,不求你提携后进,可是你……
这样的人……可恨。
若不是在这样的场合,谢迁只怕已经暴跳如雷了。
李东阳低头,似乎是在思索着答案,如果是自己,该如何答题呢?李东阳素来以聪慧著称,可是现在,竟也只是苦笑,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焦芳本来对朱德海‘盲目’的自信还略略有些担心,可是现在,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叶春秋……别想入宫待诏了,即便当真能入宫待诏,多半也是声名狼藉,一个声名狼藉之人,怎么配得上成为翰林清流呢?到时候就算有天子袒护,御史们也会群起而攻之,朝廷即便不罢免他,他还有脸皮继续在宫中待诏吗?
他眯着眼,小心翼翼地去看朱厚照的脸色。
朱厚照的心情永远都是写在脸上,他脸上惊愕的样子,立即便觉得糟糕了,这个道理连他都懂啊,于是他面露不忿之色,恶狠狠地看着朱德海,心里绝望无比。
本来还以为一切都可拨云见日,叶春秋眼看着就要入宫了,自己甚至还想着,这叶春秋去了待诏房,他如何和这个师弟相处,而现在看来……似乎不过是一场空。
小皇帝就像是给抽空了一样,他想干涉,却又知道这是朝廷的法度,若是一意孤行,多半连刘师傅这些人都会反对,反而会惹来更多的非议,可是他不制止,却又知道叶春秋根本就过不了朱德海这一关。
叶春秋的心已是被一万头草泥马奔过,朱德海的这个问题,可谓难到了极点,因为根本就没有讨巧的可能,承认了文皇帝就是否认了建文,承认了建文就是否认当今朝廷的正统性,无论任何一个回答,都会给自己惹来很大的麻烦。
不过他依然镇定自若,不愿露出丝毫的破绽。
朱德海依然含笑,却是步步紧逼,绝不给叶春秋喘息的机会:“怎么,连这样的问题,叶编撰也回答不出来吗?”
叶春秋依然静默无语。
朱德海心里冷笑,你叶春秋也有今日,是你叶春秋让老夫在翰林院名声扫地,老夫乃是堂堂翰林学士,却因为你,可能得遭受嘲笑,你既然和焦公不对付,那么索性……我便拿你做送给焦公的一份大礼吧。
张太后,他固然很忌惮,可是朱德海却知道,张太后毕竟只是太后,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干涉外朝的事,反而焦阁老却几乎是他这个翰林学士的顶头上司,孰轻孰重,他心里自然分得清。更不必说,焦公还和张彩这些人关系不错呢。
他挑挑眉,继续道:“怎么,叶编撰答不上来吗?答不上来,倒也无妨的……”
他抿嘴轻笑,无妨的三个字看上去轻松,其实却是说,答不上来就别入宫待诏了,依旧回你的詹事府去吧。
而回到詹事府,即便当今天子生了儿子,那么这个孩子未来七八年,也将会在宫中养着,等真正封了太子移居詹事府的时候,那已是八九年之后的事了,在这未来的时间里,你叶春秋需要慢慢地忍受着碌碌无为的寂寞,有他朱德海在翰林院,你就别想出头。
叶春秋叹口气,他一定会回答这个问题。
他可以答错答案,但是绝不会知难而退,轻易就退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