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纵兵夺鼎 > 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韬

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韬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荀悦,是个集儒法之道的大成者。

    燕北喜欢这种中正平和的士人……荀悦的九议没有说什么大战略上的事,不似郭嘉指点江山,也不像陈群总是思虑什么是善恶对错之选。荀悦只是简简单单地为燕北摆出一条治理天下的康庄大道。

    先制定法度,再以农桑为本,定善恶明是非,引导人心向善,立下武备来御寇树威信。

    不必行诡道,不必兴诈力。

    长此以往,海内晏然。

    这有悖于燕北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燕北的一切都是巧取豪夺而来,但是当荀悦到来之后,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此前无论开矿山也好、造铁邬也好,甚至是开荒种地,燕北为的都是养兵,养兵进而夺取别人的土地与一切。但荀悦却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远比他自己摸索出的道路好上不止万千。

    这世上人分两种,聪明人与笨蛋。笨蛋用自己的力量达成所思所想,而聪明人只需要在人山人海的笨蛋中找到比较优秀的那一个,借他的手达成自己的愿望即可。

    燕北做了一次笨蛋,可他心甘情愿。

    似乎自从让陈群寄出拉拢颍川人才的书信后,好事便一件接一件地传回来。先是郭嘉前来拜访并留在营中,接着是辽东传来降服玄菟、乐浪二郡的喜讯,紧跟着便是像荀悦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才能的贤者投奔。

    燕北心里颇有几分志得意满之感!

    而就在荀悦到来之后不久,奔驰的骑手纵马归来,再度传回一条喜讯——太史慈达成使命,踏上回还的路!

    被陈群称赞的徐元直,也来了!

    其实说实话,先后有郭嘉、荀悦两名颍川大才前来拜营,已经绝对勾起了燕北对颍川人才趋之若鹜的心理,仅剩下难得的理智奉劝自己,不可太过贪心。

    天下间有那么多雄才豪杰,哪个不想成就一番伟业,就算是苍天也不会把济世之才都交到他的手里。一再如此地提醒自己,才让燕北勉强端正了心态。

    是大才,他自然要拿出对待大才的气度,可即便不是大才,只要是人才,他便愿意招揽至麾下。退一万步讲,即便仅仅是中人之姿,甚至是浪得虚名之辈,只要前来投奔他,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带回辽东。

    今时今日,他早已不差多养一人或是少养一人,麾下千千万万勇武皆为他所养,难道还差养一策士幕僚吗?

    立在营门下,燕北听旌旗猎猎望着天边云卷云舒,心神开阔而自得。

    他立在营门当然不是为了迎接徐庶,姑且不论有没有匹配地上的才能……在与麹义的交往中让他学习到很多御下的手段,最重要的就是立定尊卑;而董卓则教会他低起高落,徐徐图之。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一下子给别人太多,今后若是少了便会让人心里产生责怪,可若是一开始便不给人太多期待,到后面反倒能得到好的结果。

    就算再自恃其能的人,徐徐图之也能有好结果。

    燕北想过,按说董卓笼络人心的人段很高,可自己却偏偏得了他的赏赐还站在他的对立面。其实如果当时董卓亲自给他写上一封信,推心置腹那么两句,兴许现在天下的局面便大有不同了。

    被世人奉为御人之首要的‘恩威并施’,燕北却有不同的理解。恩容易,威也容易,把握中间尺度虽难,但对燕北而言也并非那么困难。

    最难的,是在恩威之外的情。

    因为他不是法理上的统治者,他的政治地位与董卓无二,虽然很快全天下所有的诸侯都会与他一般,变成并非遵照礼法的地域实际统治者。这种时候,单单恩威并施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更需要的,是情。

    董卓对他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但燕北并不认同,并将自己放在与他一样的地位上,所以起兵讨董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将军你看,骑兵,我们的骑兵。”

    登上寨墙的士卒高声喊着,远处几十骑策马而奔卷起浩浩荡荡的土龙,迎风一面燕字大旗招展而开,为首的太史慈丰神俊朗,转瞬便奔出百步,翻身下马拱手拜道:“慈不辱使命,阳翟人徐元直来了!”

    燕北用力托起太史慈,在他的胳膊上拍了两下,朗声大笑,这才颇有几分得意地对太史慈小声说道:“田国让夺了玄菟郡、三郎入主乐浪,这事回头我再与你细说!”

    太史慈闻言瞪大了眼睛,显然燕北告知的喜讯令他愉悦至极。玄菟与乐浪对他们这个起于北方边陲的军事集团意味着什么太史慈是再清楚不过的了!玄菟居北,乐浪在东南,再加上高句丽等居心叵测的异族,辽东郡就算有再多的兵马也像个手持长矛的孩子待在狭小的夹缝间,施展不开。

    可如今有玄菟与乐浪,这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多了纵横千里之地可出兵放马,就好像是人终于长出双全两手,就算再大的枪矛也能施摆开来!

    这意味着从前时刻紧盯着高句丽的辽东郡,已经不必在汉人自己的土地上提心吊胆,整个盖马大山彻底隔开了燕北与高句丽的地缘……恐怕从今往后,高句丽国就要向辽东修好关系了。

    从前辽东被玄菟掣肘,高句丽尚能对辽东形成较大的威胁,但如今玄菟已为燕北部下土地,受整个盖马大山阻隔的双方,便均为守势,谁都没什么优势。而且要说起来,虽然辽东比不上高句丽之强大国力,可其仍然为扶余国掣肘,反观来担忧汉朝辽东郡,对他们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并不多,而最有利的,便是修好与辽东关系,不必将重兵布防盖马大山中的要道,警惕辽东郡的偷袭。

    从这时候起,攻守势易了!

    不过哪怕太史慈心中再是百般好奇,此时此刻却也只能按捺住心头冲动,对燕北向身后引荐道:“将军,这两位是颍川士人,这位便是你让我去请的徐元直,而这位是他的好友,石广元。”

    徐庶浓眉大眼,着一身白色大氅,腰间佩剑,年岁上比燕北稍大却也很年轻,此时正牵着骏马向他行礼;在他身旁的石韬石广元则看上去体貌粗壮,着枣红色短衣,头上包着巾帻,若非在自己面前仍旧神态自若,恐怕燕北会将石广元当作没什么见识的平民黔首。

    燕北观察他们二人时,徐庶与石韬也在小心打量着燕北。实际上他们二人跟随太史慈来此拜会燕北,心里多少也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如今天下混乱,颍川四战之地眼看是待不成了,但求学之路亦不能停下。

    在见到太史慈之前他们二人本考虑结伴前往荆州南部,虽然说荆州南部也并不平和,如今豫州战祸再起,荆州牧刘表都只能对袁公路退避三舍,恐怕将来的荆州还有大的战祸,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谁能决定的。

    当今天下烽烟四起,哪里还有容得下他们这些寒士静心求学的地方呢?到底,荆州牧刘表在襄阳广招有识之士清正学风,至少还有他们能够安身的地方。

    不过那是他们见到太史慈之前的想法了。

    就在二人整理行装准备踏上避祸之路时,太史慈领一队精骑带着燕北的旗帜奔至徐庶的屋舍之前,言明度辽将军燕北有想请他前往军中作为幕僚的意思,徐庶当时并未做出决定,而是找自己的好友石韬商议……毕竟他们说好了要一同去襄阳,此时出现了变数,理应一同参考。

    徐庶对石韬是非常感激的。当初刚刚进入学馆,同舍生皆逼视徐庶曾经做贼害人性命,尽管他日日将扫地打水这些凡俗事务做的勤恳,却仍旧孤立无友,只有石韬欣赏他浪子回头的意志而与其交好。

    因此,徐庶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落下石韬。

    其实在见到太史慈的时候徐庶便做下投奔辽东郡的准备……前往荆州是避难,而眼下度辽将军亲自派人至寒舍发出邀请,这是何等的重视?

    当然了,去是肯定要去,但在辽东郡是仕官还是仅仅为了避难,还要在见过燕北之后再做决定。

    “在下徐庶,拜见燕将军。”

    “在下石韬,拜见燕将军。”

    “我是燕北,二位远至,请随我入帐吧。”

    这两个人可与现在的郭嘉、荀悦都不相同。郭嘉是自己过来看看,荀悦则是被陈群的书信邀请而来……那二位可都是意外之喜,眼前的落拓寒士徐元直,才是燕北真正自己请来的。换句话说,如果不是郭嘉、荀悦都拥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够在他身上实现,那他所能够请动的,就是这位徐元直了!

    这几日间断着接待了两位名士、策士,燕北已经显得宠辱不惊而轻车驾熟,在徐庶与石韬身前半步指引着说道:“二位能应邀前来,燕某不甚感激。路途遥远,恐君子饥乏,帐中已备下酒食,先为二位接风洗尘,我们再做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