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师职军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0302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师职军官
“假如,他被敌人击中之后,不去销毁文件耽误宝贵的时间,也许他还会有机会得到战友和战地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
“林凤云,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牺牲的仅有的三个师职烈士之一,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
音频的内容是当年同林凤云并肩作战的战友写下并录制的,声音饱含沧桑。
“假如林凤云没有牺牲,他一定会有更好的前途。1979年,五十一岁的师级干部,正是年富力强,大展宏图的年代。当年那些于他同时入伍提干的军官,战时也是师一级干部,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都得到提拔使用,将军,副大军区,正大军区,乃至副国级。”
“......”
音频播放完了,大家也认识了这位名字叫林凤云的师首长。
王亮深深地知道,如果自己不说,除了当年那些参战的老兵,没有人会知道还有这样一位首长。
网络上甚至都没有为这位烈士创建一个词条。
王亮叹了一口气:“林凤云的儿子也是一名战士,在粤省凭祥入伍参军的。当年,他作为一名班长,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为时间过得太久了,我们没能找到林凤云烈士的家人。我们甚至都不能确定这位首长的儿子是否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了,我们无从得知......”
其实王亮的心里很清楚,烈士的家属们一定是因为不想麻烦组织,而选择了隐姓埋名。
大隐隐于世。
这是属于那个年代人的觉悟。
接着,王亮又开始介绍起了第二位烈士:“赵连玉,1930年出生在辽省庄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一岁的时候他就要给地主家放牛、种地,干各种杂活。时年十四岁的他被抓到矿上去做劳工。直到解放,不满十六岁赵连玉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大屏幕上又放出了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一张饱经沧桑、拥有军人的威严但不失慈祥的脸。
赵连玉,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讲实在是太陌生了。
谁会认识他啊。
“赵连玉同志参军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就是解放安东战役。家乡被解放后,他又先后参加了解放本溪、桓仁、辽阳、营口、锦州等地的几十次大小战斗,因为战斗勇敢,冲锋在前,多次收到上级的表扬和嘉奖。在辽西战役打完后,他又随四纵开进了关内,参加了平津战役,后来在北平入城仪式上还接受了****的检阅。”
今天,王亮带着大家去了解这位英雄。
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吹响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势如破竹的气势向南发起进攻。
赵连玉就在其中。
从战士到班长,再到排长。
连长、军务股长、营长、侦察科长。
作训科长、副团长、团长。
战火检验了他对于军队的绝对忠诚,火线提干,火线升官。
从一个劳工成长为共和国军队的杰出指战员。
“1962年的时候,从来没有上过学的赵连玉进入到了南市高级步兵学校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群同自己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那里,他接受到了正规的军事科学教育,在那里,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成长为了解放军的高级军官、名副其实的军事指挥员。”王亮道。
可以想象得到,在学校的那段时光是惬意的。
赵连玉在知识的海洋里徘徊,对于他这个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铁血军人来讲,是难得的休息,是一种享受。
“毕业后赵连玉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6师担任副师长的职务,在军校学习到知识的他大干一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去。1971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选派到京城军事科学院高级指挥系接受深造。”
1979年2月17日,自卫反击战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奉军委命令开赴前线。
作为副师长的赵连玉亲率一个团的兵力作战在一线,执行穿插任务。
攻高平、克凉山,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十五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任务。
3月2日,126师接到命令攻打下琅,打通广渊经下琅至科甲、硕龙回国道路的任务。
3月9日傍晚,副师长赵连玉率团营干部在班瑙地区的一个高地上勘察地形,大家正在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在观察对面山梁并给各战斗分队分配战斗任务的时候,突然遭到狙击。
“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枪响,只见赵副师长的脑袋一歪,就重重地倒在地上。警卫员迅速扑上去保护,可是已经迟了,子弹击穿了颈部,鲜血直流,赵副师长已经说不出来话,警卫员给他喂水,水掺杂着鲜血从伤口又流了出来。没过多久,赵连玉就牺牲了。”
“十六岁参军,戎马大半生,经历大大小小战斗无数,这一次永远倒在了越南的土地上,那一年,他四十九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79年对越作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师级干部。”
录制现场的气氛说不出来的沉重,每个人的心里都好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对于那年那些事,真的是一点都不知道。
连牺牲的师级指挥员的名字都不记得,更别提那些普普通通的战士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亮的心里格外难受。
因为他是亲历者,那场景,他清晰地记得。
战士的遗体被抢回后,带不走的,简单清洗,再穿上干净的军装,套上塑料袋,就简单下葬了。
经历过那些事的人,永生都不会忘记,那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生命啊。
生下来,活下去。
为什么会有该死的战争,为什么会死人。
军人,别无选择。
“太多太多了。宁成功,1929年出生于辽宁省,42军53245部队副政委。1979年2月18日,宁成功乘坐装甲车指挥126师坦克团搭载步兵向高平穿插。进至楠囊南侧时,公路遭到越军严重破坏,前进受阻。宁成功不顾越军仍向公路上射击,从装甲车内探身出来指挥运动保障队抢险......”
0302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师职军官
“假如,他被敌人击中之后,不去销毁文件耽误宝贵的时间,也许他还会有机会得到战友和战地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
“林凤云,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牺牲的仅有的三个师职烈士之一,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
音频的内容是当年同林凤云并肩作战的战友写下并录制的,声音饱含沧桑。
“假如林凤云没有牺牲,他一定会有更好的前途。1979年,五十一岁的师级干部,正是年富力强,大展宏图的年代。当年那些于他同时入伍提干的军官,战时也是师一级干部,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都得到提拔使用,将军,副大军区,正大军区,乃至副国级。”
“......”
音频播放完了,大家也认识了这位名字叫林凤云的师首长。
王亮深深地知道,如果自己不说,除了当年那些参战的老兵,没有人会知道还有这样一位首长。
网络上甚至都没有为这位烈士创建一个词条。
王亮叹了一口气:“林凤云的儿子也是一名战士,在粤省凭祥入伍参军的。当年,他作为一名班长,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为时间过得太久了,我们没能找到林凤云烈士的家人。我们甚至都不能确定这位首长的儿子是否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了,我们无从得知......”
其实王亮的心里很清楚,烈士的家属们一定是因为不想麻烦组织,而选择了隐姓埋名。
大隐隐于世。
这是属于那个年代人的觉悟。
接着,王亮又开始介绍起了第二位烈士:“赵连玉,1930年出生在辽省庄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一岁的时候他就要给地主家放牛、种地,干各种杂活。时年十四岁的他被抓到矿上去做劳工。直到解放,不满十六岁赵连玉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大屏幕上又放出了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一张饱经沧桑、拥有军人的威严但不失慈祥的脸。
赵连玉,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讲实在是太陌生了。
谁会认识他啊。
“赵连玉同志参军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就是解放安东战役。家乡被解放后,他又先后参加了解放本溪、桓仁、辽阳、营口、锦州等地的几十次大小战斗,因为战斗勇敢,冲锋在前,多次收到上级的表扬和嘉奖。在辽西战役打完后,他又随四纵开进了关内,参加了平津战役,后来在北平入城仪式上还接受了****的检阅。”
今天,王亮带着大家去了解这位英雄。
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吹响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势如破竹的气势向南发起进攻。
赵连玉就在其中。
从战士到班长,再到排长。
连长、军务股长、营长、侦察科长。
作训科长、副团长、团长。
战火检验了他对于军队的绝对忠诚,火线提干,火线升官。
从一个劳工成长为共和国军队的杰出指战员。
“1962年的时候,从来没有上过学的赵连玉进入到了南市高级步兵学校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群同自己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那里,他接受到了正规的军事科学教育,在那里,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成长为了解放军的高级军官、名副其实的军事指挥员。”王亮道。
可以想象得到,在学校的那段时光是惬意的。
赵连玉在知识的海洋里徘徊,对于他这个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铁血军人来讲,是难得的休息,是一种享受。
“毕业后赵连玉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6师担任副师长的职务,在军校学习到知识的他大干一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去。1971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选派到京城军事科学院高级指挥系接受深造。”
1979年2月17日,自卫反击战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奉军委命令开赴前线。
作为副师长的赵连玉亲率一个团的兵力作战在一线,执行穿插任务。
攻高平、克凉山,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十五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任务。
3月2日,126师接到命令攻打下琅,打通广渊经下琅至科甲、硕龙回国道路的任务。
3月9日傍晚,副师长赵连玉率团营干部在班瑙地区的一个高地上勘察地形,大家正在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在观察对面山梁并给各战斗分队分配战斗任务的时候,突然遭到狙击。
“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枪响,只见赵副师长的脑袋一歪,就重重地倒在地上。警卫员迅速扑上去保护,可是已经迟了,子弹击穿了颈部,鲜血直流,赵副师长已经说不出来话,警卫员给他喂水,水掺杂着鲜血从伤口又流了出来。没过多久,赵连玉就牺牲了。”
“十六岁参军,戎马大半生,经历大大小小战斗无数,这一次永远倒在了越南的土地上,那一年,他四十九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79年对越作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师级干部。”
录制现场的气氛说不出来的沉重,每个人的心里都好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对于那年那些事,真的是一点都不知道。
连牺牲的师级指挥员的名字都不记得,更别提那些普普通通的战士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亮的心里格外难受。
因为他是亲历者,那场景,他清晰地记得。
战士的遗体被抢回后,带不走的,简单清洗,再穿上干净的军装,套上塑料袋,就简单下葬了。
经历过那些事的人,永生都不会忘记,那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生命啊。
生下来,活下去。
为什么会有该死的战争,为什么会死人。
军人,别无选择。
“太多太多了。宁成功,1929年出生于辽宁省,42军53245部队副政委。1979年2月18日,宁成功乘坐装甲车指挥126师坦克团搭载步兵向高平穿插。进至楠囊南侧时,公路遭到越军严重破坏,前进受阻。宁成功不顾越军仍向公路上射击,从装甲车内探身出来指挥运动保障队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