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天子亲军(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里是矽山脚下,除了这个庄院看不到别人,对方真要把他们两人杀了往山上一埋,真是什么后患也没有,一名锦衣卫连忙大喊:“诸位别误会,皇上有旨,召阎大人入京,另有重用。”
阎应元目光锐利的看着两名锦衣卫,他一个典史,只是未入流的小官,皇帝怎么会召见他,心中忐忑不安,难道自己事发了。
数年前,阎应元升任韶州英德县主薄没能成行,除了老母犯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道路不靖,阎应元先知先觉,已清楚的感觉到了大明朝行将崩溃,身处乱世,做一个数千里外的县主薄,还不如无官无职,留在江阴,毕竟江阴有他的根基。
阎应元与顾三麻子可谓不打不相识,阎应元三箭退敌后,顾三麻子派人送拜贴求见阎应元,邀请阎应元上船交谈,所有人都以为是顾三麻子的诡计,力劝阎应元不可上当,阎应元还是力排众议,独自一人登上了顾三麻子的大船。
当时阎应元刚到任江阴典史不久,顾三麻子光船就有数百条,虽然多数是小船,可也有二千多人,江阴县其实无法抵挡顾三麻子的劫掠,阎应元也深知这一点,才不得上接受顾三麻子的登船邀请。
对于阎应元敢于独自登船,顾三麻子也是非常敬佩,两人交谈没多久,顾三麻子就提议两人结拜为兄弟,阎应元是官,顾三麻子是贼,官贼不两立,但阎应元还是末作多少考虑就答应了下来,比起一般海寇来,顾三麻子口碑不错,劫财时极少伤人,阎应元并非古板之人,与顾三麻子结交,不但解决了江阴县迫在眉捷的威胁,而且有顾三麻子为援,更不用怕其他盗匪,阎应元能迅速平定地方,顾三麻子在其中出力甚多。
自嘉靖以来,大明海禁政策形同虚设,沿海水手上岸为商,下海为盗,顾三麻子也并非全靠打劫为生,有时也客窜商人,只是以前没有合适的落脚点而已,与阎应元结交后,顾三麻子有了江阴作为落脚点,单是海商利益已足够,慢慢停止打劫转变为专门的海商,江阴城因为顾三麻子大量采购货物,百姓都得到好处,对于阎应元也更加尊敬,每次出海,顾三麻子也将一成货物折给阎应元作为干股,阎应元推迟数次才尽数收下,迅速富裕起来。
有了钱财,又感受到末世,阎应元并没有用这些钱财来享受,他在矽山脚下建立庄院,主要是因为这里够偏僻,这数年时间,阎应元召聚大量江阴子弟习武练兵,将所有钱财都花费在上面,如今整个庄院已经有六百人,
阎应元能够守住江阴城八十余日,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杀死杀伤清兵数万人,这六百名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子弟兵出力甚多,若没有这六百人,单靠江阴城的普通百姓,虽然众志成诚,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效果。
阎应元所做之事对于江阴百姓来说都是好事,他也自认对大明忠心,但与海盗勾结,私自训练兵马,哪一项传到朝庭耳中,阎应元都有可能死罪,听到锦衣卫找上门,庄院中那些青年反应如此激烈也不为过。
“两位大人说皇上召我入京,可有旨意?”
“有,有。”稍瘦的那名锦衣卫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阎应远接过一看,果然是召他入京的旨意,旨意写得有点含含糊糊,尽管阎应元第一次见到圣旨,但深知锦衣卫还没有胆子造假旨来骗他,他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何为被皇帝看中,这份旨意却是千真万确。
“两位大人,刚才失礼了,还请屋内坐。”
“好说,好说。”两名锦衣卫抹了一下头上冷汗,总算取得了对方的信任,谁能想到堂堂锦衣卫找一名典史还会一波三折,他们若是知道阎应元这几年所做之事,恐怕连庄院也不敢进。
两人一进庄院就被引入了一个大厅,茶水点心也端了出来,就是不见阎应元,他们想出去时,却发现门外有四名大汉守着,这让两名锦衣卫重新忐忑起来,这里怎么处处透着古怪。
又等了大半天,阎应元才过来与两名锦衣卫相见,他脸上明显有一丝疲惫之色,向两名锦衣卫拱手道:“两位大人,草民还有老母在堂,刚才与老母告别,怠慢了。”
事实上,刚才阎应元却是与一干子弟商量要不要奉旨进京的问题,虽然锦衣卫手里握有圣旨,许多人依然担心,万一事发,阎应元去京城等于送死,阎应元花费了大量口舌才说服众人。
见阎应元举止有礼,两名锦衣卫才将心放下来:“阎大人不必多礼,皇上要我等见到阎大人,马上回去,不知阎大人是否可以马上动身?”
“两位大人,这天色已黑,还请二位歇息一晚再动身不迟。”
天确实快要黑了,两名锦衣卫也只得听从阎应元的话在庄院里住了下来,他们的房间很大,也很舒适,两人却睡得极不踏实,半夜几次都因为听到刀剑撞击声惊醒过来。
二天后,王福终于等到好消息,他要的第一个人阎应元已经来了,这些日子,王福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王锋天天在他耳边念叨着借虏平寇之策,让王福狠不得在王铎脑袋上重重敲击几下,看能不能将他打醒,偏偏他与王锋有师徒之名,为了自己的名声,哪怕是再不耐烦也只得听着王铎的唠叨,如今终于有好消息了。
“快传,朕马上要见他。”王福听到内侍传来的消息,拨腿就往外面跑去。
“皇上,皇上,老臣的话还没有讲完。”王铎急得大喊,王福却是充耳不闻。
站在大殿上,阎应元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江阴和南京相隔并不远,皇帝登基以来的种种作为早也传到江阴,这样一个只知沉迷美色,吃喝玩乐,完全不顾民间疾苦的皇帝找他一个小小的前典史干什么,他此时倒不担心自己事发,若是自己事发,皇帝犯不着进了京城后当真召见他。
这里是矽山脚下,除了这个庄院看不到别人,对方真要把他们两人杀了往山上一埋,真是什么后患也没有,一名锦衣卫连忙大喊:“诸位别误会,皇上有旨,召阎大人入京,另有重用。”
阎应元目光锐利的看着两名锦衣卫,他一个典史,只是未入流的小官,皇帝怎么会召见他,心中忐忑不安,难道自己事发了。
数年前,阎应元升任韶州英德县主薄没能成行,除了老母犯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道路不靖,阎应元先知先觉,已清楚的感觉到了大明朝行将崩溃,身处乱世,做一个数千里外的县主薄,还不如无官无职,留在江阴,毕竟江阴有他的根基。
阎应元与顾三麻子可谓不打不相识,阎应元三箭退敌后,顾三麻子派人送拜贴求见阎应元,邀请阎应元上船交谈,所有人都以为是顾三麻子的诡计,力劝阎应元不可上当,阎应元还是力排众议,独自一人登上了顾三麻子的大船。
当时阎应元刚到任江阴典史不久,顾三麻子光船就有数百条,虽然多数是小船,可也有二千多人,江阴县其实无法抵挡顾三麻子的劫掠,阎应元也深知这一点,才不得上接受顾三麻子的登船邀请。
对于阎应元敢于独自登船,顾三麻子也是非常敬佩,两人交谈没多久,顾三麻子就提议两人结拜为兄弟,阎应元是官,顾三麻子是贼,官贼不两立,但阎应元还是末作多少考虑就答应了下来,比起一般海寇来,顾三麻子口碑不错,劫财时极少伤人,阎应元并非古板之人,与顾三麻子结交,不但解决了江阴县迫在眉捷的威胁,而且有顾三麻子为援,更不用怕其他盗匪,阎应元能迅速平定地方,顾三麻子在其中出力甚多。
自嘉靖以来,大明海禁政策形同虚设,沿海水手上岸为商,下海为盗,顾三麻子也并非全靠打劫为生,有时也客窜商人,只是以前没有合适的落脚点而已,与阎应元结交后,顾三麻子有了江阴作为落脚点,单是海商利益已足够,慢慢停止打劫转变为专门的海商,江阴城因为顾三麻子大量采购货物,百姓都得到好处,对于阎应元也更加尊敬,每次出海,顾三麻子也将一成货物折给阎应元作为干股,阎应元推迟数次才尽数收下,迅速富裕起来。
有了钱财,又感受到末世,阎应元并没有用这些钱财来享受,他在矽山脚下建立庄院,主要是因为这里够偏僻,这数年时间,阎应元召聚大量江阴子弟习武练兵,将所有钱财都花费在上面,如今整个庄院已经有六百人,
阎应元能够守住江阴城八十余日,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杀死杀伤清兵数万人,这六百名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子弟兵出力甚多,若没有这六百人,单靠江阴城的普通百姓,虽然众志成诚,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效果。
阎应元所做之事对于江阴百姓来说都是好事,他也自认对大明忠心,但与海盗勾结,私自训练兵马,哪一项传到朝庭耳中,阎应元都有可能死罪,听到锦衣卫找上门,庄院中那些青年反应如此激烈也不为过。
“两位大人说皇上召我入京,可有旨意?”
“有,有。”稍瘦的那名锦衣卫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阎应远接过一看,果然是召他入京的旨意,旨意写得有点含含糊糊,尽管阎应元第一次见到圣旨,但深知锦衣卫还没有胆子造假旨来骗他,他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何为被皇帝看中,这份旨意却是千真万确。
“两位大人,刚才失礼了,还请屋内坐。”
“好说,好说。”两名锦衣卫抹了一下头上冷汗,总算取得了对方的信任,谁能想到堂堂锦衣卫找一名典史还会一波三折,他们若是知道阎应元这几年所做之事,恐怕连庄院也不敢进。
两人一进庄院就被引入了一个大厅,茶水点心也端了出来,就是不见阎应元,他们想出去时,却发现门外有四名大汉守着,这让两名锦衣卫重新忐忑起来,这里怎么处处透着古怪。
又等了大半天,阎应元才过来与两名锦衣卫相见,他脸上明显有一丝疲惫之色,向两名锦衣卫拱手道:“两位大人,草民还有老母在堂,刚才与老母告别,怠慢了。”
事实上,刚才阎应元却是与一干子弟商量要不要奉旨进京的问题,虽然锦衣卫手里握有圣旨,许多人依然担心,万一事发,阎应元去京城等于送死,阎应元花费了大量口舌才说服众人。
见阎应元举止有礼,两名锦衣卫才将心放下来:“阎大人不必多礼,皇上要我等见到阎大人,马上回去,不知阎大人是否可以马上动身?”
“两位大人,这天色已黑,还请二位歇息一晚再动身不迟。”
天确实快要黑了,两名锦衣卫也只得听从阎应元的话在庄院里住了下来,他们的房间很大,也很舒适,两人却睡得极不踏实,半夜几次都因为听到刀剑撞击声惊醒过来。
二天后,王福终于等到好消息,他要的第一个人阎应元已经来了,这些日子,王福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王锋天天在他耳边念叨着借虏平寇之策,让王福狠不得在王铎脑袋上重重敲击几下,看能不能将他打醒,偏偏他与王锋有师徒之名,为了自己的名声,哪怕是再不耐烦也只得听着王铎的唠叨,如今终于有好消息了。
“快传,朕马上要见他。”王福听到内侍传来的消息,拨腿就往外面跑去。
“皇上,皇上,老臣的话还没有讲完。”王铎急得大喊,王福却是充耳不闻。
站在大殿上,阎应元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江阴和南京相隔并不远,皇帝登基以来的种种作为早也传到江阴,这样一个只知沉迷美色,吃喝玩乐,完全不顾民间疾苦的皇帝找他一个小小的前典史干什么,他此时倒不担心自己事发,若是自己事发,皇帝犯不着进了京城后当真召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