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改革创新(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新年的第一天,贾振坤就开车和老婆张美凤一起往老家赶。
元旦本来有三天假期,贾振坤是想在家里面好好考虑一下今后一个阶段台里面的工作计划,只是大哥来电话说父亲的病情有些加重,希望他抽时间回来看看,怕哪一天父亲突然就走了,再想见也见不着了。贾振坤一想,也是应该回去看看,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在父母身边,趁这几天还有点时间,就回去陪陪他们。何况他还想去东山寺还个愿,想当初,济慈大师送给他的“会心不远”那幅字还是给了他很大的鼓励的。现在已是心如所愿,也应该再去拜会一些济慈大师,表示感谢。
元月的瀚江,寒气逼人,室外的温度已是零度左右,光溜溜的树从车的两边一闪而过。路上的车辆也不多,只是车里开着暖气,感觉还是蛮暖和的。
张美凤坐在后排座椅上,也不怎么和贾振坤讲话,好像是想着自己的心思。对贾振坤能够当上台长,她也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兴奋。在她看来,从她第一天认识贾振坤开始,就知道他是一个干事业的人,当官也只是迟早的事,就只看能够当多大的官了。瀚江省电视台台长,副厅级干部,也算是不小的官了。只是她现在对这些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了,感觉是丈夫官做得越大、离自己就越远。儿子在北京上大学,一年也难得回来一两次,平时和他们也很少沟通,这样已经两三年了,张美凤也已经习惯了。丈夫平时也很少在家里吃饭,也不需要她费多少心。除开上班以外,自己拜拜佛、参加一些与佛事相关的活动,也算是一种寄托。
车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家里,本来从他们住的地方到老家也就一百多公里路程,只是出城一般就要花去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出城以后,一大半是高速,再就是一段国道,最后还有几公里的乡村小路。
到家时,还不到中午。姐姐姐夫也来了,一听到汽车的声音,他们就从屋里出来,见面打过招呼以后就帮忙从车上把贾振坤他们带来的东西往屋里搬。贾振坤他们带来的东西还真不少,当然主要还是一些日用品,就是大米、食用油、烟、酒啊什么的,还有就是一些点心。走的时候,张美凤就说,把能够带的都带过去,反正自己也用不着。毕竟乡里面还是更需要一些,还可以给大哥大姐他们分一点。
当贾振坤和张美凤走进里屋的时候,母亲正在给父亲喂水喝。父亲躺在床上,喝水的时候显得不大利索。见贾振坤他们进来,想起身,也没有起来得了。还想说点什么,嘴唇动了几下,也没有听见说了什么。贾振坤走过去,握住了父亲那双已经干枯的大手,只是感觉到了硬硬的骨头和那凸起的青筋。才几个月不见,父亲又老了许多,两眼凹进去得也很明显,两颊扁平,脸上已经没有什么肉了。贾振坤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眼睛里面已是噙着眼泪。
对于这对年老的夫妇来说,眼前的这个儿子完全可以说是他们的骄傲,也为他们挣足了面子。一个普普通通、地地道道农民家的孩子,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瀚江省一流的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到了人人羡慕的瀚江省电视台工作。先是当记者,后来成了名记者,接下来就是科长、主任、副台长,现在已经是台长、副厅级干部了,这在当地也是屈指可数的啊!
从老父亲的眼里可以看出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回来看他,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尽管现在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贾振坤向母亲询问了父亲的病情,主要是现在已经不能吃什么东西了,一天主要是喝一点米汤、牛奶这样的液体食品来保证身体所需的基本营养,延续着生命。贾振坤一想,也是的,既然回来了,就住两天吧,多陪一陪年迈的父母亲,也尽一点孝子之心。三兄妹也可以在一起好好聚一聚。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自己当台长以后应该着手进行的重点工作。以后真的在台长这个位置上干起来,恐怕就更难有时间回来了。
第三天吃完午饭,贾振坤夫妇准备动身回南江。当然回南江之前,按照计划还要去东山寺去还愿的。
如果说做别的什么事情两个人现在不一定能够想到一起的话,那么来寺庙里进香就是他们两口子现在共同的愿望。走进寺院,取过香、点燃后进香,又来到大雄宝殿,一切都是按照以往同样的流程在进行。张美凤和过去一样,往功德箱里面投进去了两百元钱,然后就是在释迦摩尼像前行三跪拜大礼。不过这次贾振坤往功德箱里面却是放进去了五百元,也许在他看来,这次他能够当上台长,佛也是保佑了的。
在高大的释迦摩尼像前三鞠躬以后,贾振坤又看见那个已经比较眼熟的小和尚。贾振坤向他走了过去,询问济慈大师的情况。不过这次小和尚没有带他到后面济慈大师居住的小院,而是从面前的龛几上拿起一个红色的绸布小盒递给了贾振坤。
“师傅他老人家外出云游去了。走之前把这个小盒给了我,说要是贾施主来了的话,就把这个给他。”说罢,小和尚双手合在胸前,嘴里颂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贾振坤见状,也把双手合在胸前,回应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拿着这个小盒,贾振坤和张美凤走出了大殿。
贾振坤知道,当着小和尚的面、或者是在寺庙里面打开这个小盒都是不合适的,也有些不大礼貌。尽管只是一个小物件,但济慈大师送给你,肯定是有他的寓意,这还得回去慢慢地参悟。匆忙地打开、一眼就看清它是什么,那还有什么意思呢?不过贾振坤一想大概也知道会是什么。要么是一个手镯,要么就是一串佛珠手链,但一般送给男性施主的应该是佛珠手链。
贾振坤驾车从东山寺启程开上了回南江的路。这个红色的小盒就放在他右边的副驾驶座位上面。张美凤仍旧喜欢坐在后排座位上面,平时贾振坤也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后排的位子能够坐得下,都不要坐到副驾驶位置上来。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这点常识都是知道的,万一要是出事的话,副驾驶这个座位是一台车最危险的地方。
贾振坤一边开车,还不时瞟上这个小盒一眼。这个济慈和尚还真是有意思啊,每次送一件小物品给我,似乎都告诉我他想给我说的话。是他的意思,还是佛的旨意呢?不管怎样,每到一个关键时刻都给我启示,给我指引,甚至是给了我力量。那么这次他会告诉我什么呢?
傍晚时分,贾振坤两口子回到了家里。张美凤下了两碗面条,每个碗里还煎了一个荷包蛋。贾振坤吃得还蛮香的,只有在家里,贾振坤吃的状态才是那么自然,那么随意。一来可能是真的有些饿了,二来其实老婆张美凤下的面条还真的是蛮好吃的。记得当年两个人谈朋友的时候,有一次就是到了吃饭的时间,贾振坤说,我们到外面吃饭去吧。可张美凤说,屋里还有面条吗?我们下面条吧。贾振坤说,有的。不一会,张美凤就端上来热气腾腾的两碗面条。这天吃的面条可以说给贾振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还给张美凤加了分,更加坚定了贾振坤要娶张美凤的决心。对于张美凤来说,那也只是一碗很平常的面条,当然也是自己用心去下的一碗面条。能够用的物品尽量都用上了,除了油盐以外,还有就是一点酱油、一点醋、一点葱末,还有就是几匹小白菜叶子。那时的鸡蛋还是比较金贵的,也不像现在这么平常,家里一般都不会备着,特别是一个单身汉。尽管就是这样,这碗汤面通过张美凤的手,已经是饱含了美味和情义。多少年以后,贾振坤都会常常想起这碗面条,特别是又在吃面条的时候。
吃完面条,贾振坤打开了电视机,这时正是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时间。有人专门研究过最喜欢看中央台《新闻联播》的观众类型,排在前两位的是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前者都是从政的人,当然是要从中看到中央的领导在做什么,嗅出其中的味道,别说这也是一个官员的政治敏锐度的表现哦。企业家当然是想从这里面看出国家政策的走向,工作重点的转移,捕捉到商机。
按照以前的习惯,只要是有时间,贾振坤都是要看一看的。特别是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时候,还有就是分管这方面工作时。当然和一般的观众和官员都不一样,贾振坤更多的则是从专业人士来看这个节目的。目前中央领导在关心什么?中央的重点工作是什么?结合到瀚江的实际,哪些方面的工作会成为中心工作,我们应该如何来抓住这些选题;从专业角度来看,中央台的报道有些什么特点?那些方面可以供我们学习或者是借鉴?当了副台长以后,由于没有分管电视新闻工作,相对来说关注得少了一些。但是现在是台长了,可以说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报道,这可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啊!
贾振坤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张美凤则是在厨房收拾,后来又来客厅做了一下清洁。等《新闻联播》结束了,张美凤也忙得差不多了,就进了她自己特别布置的小屋,完成她平日里每天都要完成的作业,拜佛打坐。贾振坤也关了电视机,走进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书房。
在书房那把他非常熟悉的明式圈椅上坐下,打开台灯,贾振坤拿起了济慈大师送给他的红色小盒。打开一看,正如像他猜测的一样,就是一串可以戴在手上的佛珠手链。现在不少人都喜欢在手腕上戴一串佛珠,有的是表示自己对佛的亲近,有的则是希望菩萨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济慈大师为什么送我这么一串佛珠手链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贾振坤拿起这串佛珠仔细看了起来。一般常见的是印度产的小叶紫檀佛珠,这种佛珠大多是深褐色的,纹路呢也比较明显。而这串佛珠完全是黑色的,而且是那种很纯正的黑,原料应该是印度产的黑檀,很稀少的品种啊。每颗珠子都黑得发亮,但是这种亮也不是新珠子那种贼亮贼亮的感觉,外面已经有了一层包浆,估计是有人已经戴过好长一段时间了的。应该是济慈大师自己戴过的,贾振坤想。难得他把自己戴过了好多年的佛珠手链送给了自己?这可比那些一般找人开光的佛珠要难得多了啊!经过佛家大师戴过多年的佛珠那可是已经是有了佛的气场了啊。真是难得!济慈大师是要保佑我这个新上任的台长施展抱负,事业有成啊!贾振坤心里一热,济慈大师真是有心人。
看着看着,贾振坤又轻轻地把佛珠手链从小盒里面拿了出来,试着往左手腕上一戴。嗯,有点紧。当然啰,自己一米七八的个头,手臂手腕也比较粗。济慈大师的身高最多也就一米七,个头小了不少,身材也瘦一些,手腕自然要比自己的小一些。要是这个手链原来是济慈大师戴的,现在自己来戴,自然就比较紧了哦。当然济慈大师也知道,我平时也不会把这个手链戴在手上的。他在这个时候把这副珍贵的黑檀手链送给我,只是随之寄托他的愿望,把他想要说的话告诉我。
新年的第一天,贾振坤就开车和老婆张美凤一起往老家赶。
元旦本来有三天假期,贾振坤是想在家里面好好考虑一下今后一个阶段台里面的工作计划,只是大哥来电话说父亲的病情有些加重,希望他抽时间回来看看,怕哪一天父亲突然就走了,再想见也见不着了。贾振坤一想,也是应该回去看看,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在父母身边,趁这几天还有点时间,就回去陪陪他们。何况他还想去东山寺还个愿,想当初,济慈大师送给他的“会心不远”那幅字还是给了他很大的鼓励的。现在已是心如所愿,也应该再去拜会一些济慈大师,表示感谢。
元月的瀚江,寒气逼人,室外的温度已是零度左右,光溜溜的树从车的两边一闪而过。路上的车辆也不多,只是车里开着暖气,感觉还是蛮暖和的。
张美凤坐在后排座椅上,也不怎么和贾振坤讲话,好像是想着自己的心思。对贾振坤能够当上台长,她也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兴奋。在她看来,从她第一天认识贾振坤开始,就知道他是一个干事业的人,当官也只是迟早的事,就只看能够当多大的官了。瀚江省电视台台长,副厅级干部,也算是不小的官了。只是她现在对这些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了,感觉是丈夫官做得越大、离自己就越远。儿子在北京上大学,一年也难得回来一两次,平时和他们也很少沟通,这样已经两三年了,张美凤也已经习惯了。丈夫平时也很少在家里吃饭,也不需要她费多少心。除开上班以外,自己拜拜佛、参加一些与佛事相关的活动,也算是一种寄托。
车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家里,本来从他们住的地方到老家也就一百多公里路程,只是出城一般就要花去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出城以后,一大半是高速,再就是一段国道,最后还有几公里的乡村小路。
到家时,还不到中午。姐姐姐夫也来了,一听到汽车的声音,他们就从屋里出来,见面打过招呼以后就帮忙从车上把贾振坤他们带来的东西往屋里搬。贾振坤他们带来的东西还真不少,当然主要还是一些日用品,就是大米、食用油、烟、酒啊什么的,还有就是一些点心。走的时候,张美凤就说,把能够带的都带过去,反正自己也用不着。毕竟乡里面还是更需要一些,还可以给大哥大姐他们分一点。
当贾振坤和张美凤走进里屋的时候,母亲正在给父亲喂水喝。父亲躺在床上,喝水的时候显得不大利索。见贾振坤他们进来,想起身,也没有起来得了。还想说点什么,嘴唇动了几下,也没有听见说了什么。贾振坤走过去,握住了父亲那双已经干枯的大手,只是感觉到了硬硬的骨头和那凸起的青筋。才几个月不见,父亲又老了许多,两眼凹进去得也很明显,两颊扁平,脸上已经没有什么肉了。贾振坤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眼睛里面已是噙着眼泪。
对于这对年老的夫妇来说,眼前的这个儿子完全可以说是他们的骄傲,也为他们挣足了面子。一个普普通通、地地道道农民家的孩子,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瀚江省一流的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到了人人羡慕的瀚江省电视台工作。先是当记者,后来成了名记者,接下来就是科长、主任、副台长,现在已经是台长、副厅级干部了,这在当地也是屈指可数的啊!
从老父亲的眼里可以看出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回来看他,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尽管现在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贾振坤向母亲询问了父亲的病情,主要是现在已经不能吃什么东西了,一天主要是喝一点米汤、牛奶这样的液体食品来保证身体所需的基本营养,延续着生命。贾振坤一想,也是的,既然回来了,就住两天吧,多陪一陪年迈的父母亲,也尽一点孝子之心。三兄妹也可以在一起好好聚一聚。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自己当台长以后应该着手进行的重点工作。以后真的在台长这个位置上干起来,恐怕就更难有时间回来了。
第三天吃完午饭,贾振坤夫妇准备动身回南江。当然回南江之前,按照计划还要去东山寺去还愿的。
如果说做别的什么事情两个人现在不一定能够想到一起的话,那么来寺庙里进香就是他们两口子现在共同的愿望。走进寺院,取过香、点燃后进香,又来到大雄宝殿,一切都是按照以往同样的流程在进行。张美凤和过去一样,往功德箱里面投进去了两百元钱,然后就是在释迦摩尼像前行三跪拜大礼。不过这次贾振坤往功德箱里面却是放进去了五百元,也许在他看来,这次他能够当上台长,佛也是保佑了的。
在高大的释迦摩尼像前三鞠躬以后,贾振坤又看见那个已经比较眼熟的小和尚。贾振坤向他走了过去,询问济慈大师的情况。不过这次小和尚没有带他到后面济慈大师居住的小院,而是从面前的龛几上拿起一个红色的绸布小盒递给了贾振坤。
“师傅他老人家外出云游去了。走之前把这个小盒给了我,说要是贾施主来了的话,就把这个给他。”说罢,小和尚双手合在胸前,嘴里颂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贾振坤见状,也把双手合在胸前,回应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拿着这个小盒,贾振坤和张美凤走出了大殿。
贾振坤知道,当着小和尚的面、或者是在寺庙里面打开这个小盒都是不合适的,也有些不大礼貌。尽管只是一个小物件,但济慈大师送给你,肯定是有他的寓意,这还得回去慢慢地参悟。匆忙地打开、一眼就看清它是什么,那还有什么意思呢?不过贾振坤一想大概也知道会是什么。要么是一个手镯,要么就是一串佛珠手链,但一般送给男性施主的应该是佛珠手链。
贾振坤驾车从东山寺启程开上了回南江的路。这个红色的小盒就放在他右边的副驾驶座位上面。张美凤仍旧喜欢坐在后排座位上面,平时贾振坤也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后排的位子能够坐得下,都不要坐到副驾驶位置上来。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这点常识都是知道的,万一要是出事的话,副驾驶这个座位是一台车最危险的地方。
贾振坤一边开车,还不时瞟上这个小盒一眼。这个济慈和尚还真是有意思啊,每次送一件小物品给我,似乎都告诉我他想给我说的话。是他的意思,还是佛的旨意呢?不管怎样,每到一个关键时刻都给我启示,给我指引,甚至是给了我力量。那么这次他会告诉我什么呢?
傍晚时分,贾振坤两口子回到了家里。张美凤下了两碗面条,每个碗里还煎了一个荷包蛋。贾振坤吃得还蛮香的,只有在家里,贾振坤吃的状态才是那么自然,那么随意。一来可能是真的有些饿了,二来其实老婆张美凤下的面条还真的是蛮好吃的。记得当年两个人谈朋友的时候,有一次就是到了吃饭的时间,贾振坤说,我们到外面吃饭去吧。可张美凤说,屋里还有面条吗?我们下面条吧。贾振坤说,有的。不一会,张美凤就端上来热气腾腾的两碗面条。这天吃的面条可以说给贾振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还给张美凤加了分,更加坚定了贾振坤要娶张美凤的决心。对于张美凤来说,那也只是一碗很平常的面条,当然也是自己用心去下的一碗面条。能够用的物品尽量都用上了,除了油盐以外,还有就是一点酱油、一点醋、一点葱末,还有就是几匹小白菜叶子。那时的鸡蛋还是比较金贵的,也不像现在这么平常,家里一般都不会备着,特别是一个单身汉。尽管就是这样,这碗汤面通过张美凤的手,已经是饱含了美味和情义。多少年以后,贾振坤都会常常想起这碗面条,特别是又在吃面条的时候。
吃完面条,贾振坤打开了电视机,这时正是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时间。有人专门研究过最喜欢看中央台《新闻联播》的观众类型,排在前两位的是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前者都是从政的人,当然是要从中看到中央的领导在做什么,嗅出其中的味道,别说这也是一个官员的政治敏锐度的表现哦。企业家当然是想从这里面看出国家政策的走向,工作重点的转移,捕捉到商机。
按照以前的习惯,只要是有时间,贾振坤都是要看一看的。特别是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时候,还有就是分管这方面工作时。当然和一般的观众和官员都不一样,贾振坤更多的则是从专业人士来看这个节目的。目前中央领导在关心什么?中央的重点工作是什么?结合到瀚江的实际,哪些方面的工作会成为中心工作,我们应该如何来抓住这些选题;从专业角度来看,中央台的报道有些什么特点?那些方面可以供我们学习或者是借鉴?当了副台长以后,由于没有分管电视新闻工作,相对来说关注得少了一些。但是现在是台长了,可以说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报道,这可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啊!
贾振坤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张美凤则是在厨房收拾,后来又来客厅做了一下清洁。等《新闻联播》结束了,张美凤也忙得差不多了,就进了她自己特别布置的小屋,完成她平日里每天都要完成的作业,拜佛打坐。贾振坤也关了电视机,走进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书房。
在书房那把他非常熟悉的明式圈椅上坐下,打开台灯,贾振坤拿起了济慈大师送给他的红色小盒。打开一看,正如像他猜测的一样,就是一串可以戴在手上的佛珠手链。现在不少人都喜欢在手腕上戴一串佛珠,有的是表示自己对佛的亲近,有的则是希望菩萨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济慈大师为什么送我这么一串佛珠手链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贾振坤拿起这串佛珠仔细看了起来。一般常见的是印度产的小叶紫檀佛珠,这种佛珠大多是深褐色的,纹路呢也比较明显。而这串佛珠完全是黑色的,而且是那种很纯正的黑,原料应该是印度产的黑檀,很稀少的品种啊。每颗珠子都黑得发亮,但是这种亮也不是新珠子那种贼亮贼亮的感觉,外面已经有了一层包浆,估计是有人已经戴过好长一段时间了的。应该是济慈大师自己戴过的,贾振坤想。难得他把自己戴过了好多年的佛珠手链送给了自己?这可比那些一般找人开光的佛珠要难得多了啊!经过佛家大师戴过多年的佛珠那可是已经是有了佛的气场了啊。真是难得!济慈大师是要保佑我这个新上任的台长施展抱负,事业有成啊!贾振坤心里一热,济慈大师真是有心人。
看着看着,贾振坤又轻轻地把佛珠手链从小盒里面拿了出来,试着往左手腕上一戴。嗯,有点紧。当然啰,自己一米七八的个头,手臂手腕也比较粗。济慈大师的身高最多也就一米七,个头小了不少,身材也瘦一些,手腕自然要比自己的小一些。要是这个手链原来是济慈大师戴的,现在自己来戴,自然就比较紧了哦。当然济慈大师也知道,我平时也不会把这个手链戴在手上的。他在这个时候把这副珍贵的黑檀手链送给我,只是随之寄托他的愿望,把他想要说的话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