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登基为帝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几日的功夫,时间就到了神武元年,二月初九,也就是李嘉正式登基的日子,李老爷一行人也终于赶到了番禹,一家团圆了。
老天爷很给面子,天气晴朗,旭日初升,万里无云,好一个黄道吉日。
大明宫内外全是人,起码有几千,全都身着比较复古的唐代礼服,也是难为他们了,短短七天的功夫,整个番禹城的裁缝们都快累吐血了,才勉强弄出来,毕竟是官袍,材质做工都很讲究,马虎不得。
至于为甚在大明宫,那是因为南汉本来就模仿关中,建了个大明宫,取其寓意,也算是复古,稳定人心的一种。
毕竟大明宫的名气太大了,已经成为了唐室的象征,那是万国来朝,盛世嘉年的见证。
与之前的受禅典礼一样,绝大部分具体的布置,李嘉都没过问,在礼仪方面他此前只是稍微学了一下仪态,那些文人们对雨礼节琢磨的比他深一些。
当然,主要是唐亡数十年,百姓忙于苟活,士大夫忙于奔走活命,礼仪已经不是特别严谨,比如赵匡胤,披个黄袍都能登基,禅让典礼啥都没有,一点也不正规。
再加上唐朝自由开放把以前的礼仪改了很多,唐末以来天下纷乱,更不注重严格的规矩,所以朝野上下制定的礼仪也很迅速,直接照搬唐朝的,简化一些,就是自己的了。
“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虽说是简化的,但依旧比中原完整。
李嘉坐在御辇上先听到了一阵宏大而缓慢的音乐,编钟的声音和鼓声特别明显,还有别的乐器,李嘉也听不出来,但是却有一种宏伟大气,典雅高尚的感觉,耳朵一听,就不自觉地肃立起来,身心为之一荡。
他不怎么懂音乐,但却提前被普及了一下,这种被称之为“韶乐”的交响乐非常有气势,很宏大从容,普通的百姓听见,直接会被震慑,百官听了,也不敢逾矩。
这就是礼,明定规矩,上下等级。
整个大唐,就是一个金字塔,他牢牢占据最顶层,然后皇室、勋贵、百官,位于中上位置,最中间的,则是以中小地主为架构的士大夫阶级,他们帮助朝廷控制地方,缴税、征兵等。
最下面的,则是农夫、商贾,工匠等,他们负责交税、纳粮、徭役等一系列义务,顺便供养以上人群。
儒家,就是这个金字塔,而儒家的最核心,就是礼,有人把一切的过错推到儒家身上,其实就是错的,封建的根基,其实就是礼。
礼的核心,就是阶级固化,批评儒家没用,只有改变阶级固化,才是真正的脱离封建。
但,屁股决定脑袋,以李嘉这最顶尖的位置,不仅不会摧毁礼,反而不断地增添,维护,以求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然,一味的固化,就成了死水,他只是有限的固化塔尖的部分,而金字塔以下,他反而盼望着流通,转化。
“叮、当、咚、咚……”李嘉听清了恢宏曲子中的节奏,回过神,按照排练好的,昂挺胸慢慢向前走。
大殿上数以百计的文武官员躬身侍立,表情严肃。
李嘉此刻的动作,仿佛是唱戏的人一般,双手按在腰带上,伸直了脖子,不能动,也不能歪,因为头上带着冕,走的也必须要慢,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他先转过身面对大殿,抚平了袍袖,手从腰带上放开,分开放到了两侧的扶手上,这才施施然地坐在龙椅上。
这时候,下面的大臣们一起跪伏在地,行三叩九拜大礼,一起高呼:“陛下圣寿无疆,万岁万万岁!”
敞开的宫殿门外,随之传进来更多的声音,仿佛是回声一般,“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宏伟的庙宇之间、宽阔的皇城上飘荡,仿佛久久不散,人心也在此时,慢慢地安定下来,不知何时,宫廷音乐也渐渐停息了。
“众位卿家,平身——”李嘉的声音很平和,又有些厚重,也不需要太大,宫殿的设立,让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大殿,中国工匠真的厉害。
“谢陛下圣恩。”百官们早就经过了彩排,喊得非常整齐。
这次,官员们更多了,不只是在京的,那些地方的文武官员,也有了位次,从殿中排到了殿外,长长的一条龙,仿佛木雕一般,动作整齐,没有多余的动作。
随后,田忠拿出来一道圣旨,拉开了嗓子,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就不水了,主要内容就是阐述一下自己继位的理由,各种各样的,不登基不行的那种,顺便褒奖一下刘鋹比较懂事,知天命,行禅让。
然后就落实一下之前颁布的大赦天下,还有减税半年,免天下一年徭役,从而施加恩惠,最后,为了促进人口增长,免除天下丁口钱,让大家尽量的生,扫平阻碍。
也就是说,实行上千年的丁口税,就此罢免了。
最后,就是册封一下自己父亲,尊从其为太上皇,侯氏为太上皇妃,自己的弟弟李宾,为卫王,食邑两千户,屁大点孩子,就位于百官之上。
李薇儿为长公主,食邑五百户。
再落实之前的封爵,一大批男爵、子爵等,这次都穿着特制的礼服上殿,跪服谢恩。
这份诏书从这个大殿上,能辐射很远。
整个岭南就像是蜘蛛网一般,通过官员的人脉、国家机构逐渐辐射,比如能传播到各地官府的邸报。
皇权越是强大,政令就辐射得更远,不到数日的功夫,就传遍了岭南。
大唐,真正的在岭南重新复起了。
南唐,洪州府。
“啪——”今年不过四十五岁的南唐国主李璟,双鬓斑白,整个人被气得直发抖。
“小子岂敢?”瞪大了眼珠,看着这封奏折,李璟实在想不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竟然称帝,而且国号是大唐,他要是大唐,自己是什么?
“小小的岭南,弹丸之地,竟然敢冒充我大唐后裔,真是好大的狗胆!”
几日的功夫,时间就到了神武元年,二月初九,也就是李嘉正式登基的日子,李老爷一行人也终于赶到了番禹,一家团圆了。
老天爷很给面子,天气晴朗,旭日初升,万里无云,好一个黄道吉日。
大明宫内外全是人,起码有几千,全都身着比较复古的唐代礼服,也是难为他们了,短短七天的功夫,整个番禹城的裁缝们都快累吐血了,才勉强弄出来,毕竟是官袍,材质做工都很讲究,马虎不得。
至于为甚在大明宫,那是因为南汉本来就模仿关中,建了个大明宫,取其寓意,也算是复古,稳定人心的一种。
毕竟大明宫的名气太大了,已经成为了唐室的象征,那是万国来朝,盛世嘉年的见证。
与之前的受禅典礼一样,绝大部分具体的布置,李嘉都没过问,在礼仪方面他此前只是稍微学了一下仪态,那些文人们对雨礼节琢磨的比他深一些。
当然,主要是唐亡数十年,百姓忙于苟活,士大夫忙于奔走活命,礼仪已经不是特别严谨,比如赵匡胤,披个黄袍都能登基,禅让典礼啥都没有,一点也不正规。
再加上唐朝自由开放把以前的礼仪改了很多,唐末以来天下纷乱,更不注重严格的规矩,所以朝野上下制定的礼仪也很迅速,直接照搬唐朝的,简化一些,就是自己的了。
“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虽说是简化的,但依旧比中原完整。
李嘉坐在御辇上先听到了一阵宏大而缓慢的音乐,编钟的声音和鼓声特别明显,还有别的乐器,李嘉也听不出来,但是却有一种宏伟大气,典雅高尚的感觉,耳朵一听,就不自觉地肃立起来,身心为之一荡。
他不怎么懂音乐,但却提前被普及了一下,这种被称之为“韶乐”的交响乐非常有气势,很宏大从容,普通的百姓听见,直接会被震慑,百官听了,也不敢逾矩。
这就是礼,明定规矩,上下等级。
整个大唐,就是一个金字塔,他牢牢占据最顶层,然后皇室、勋贵、百官,位于中上位置,最中间的,则是以中小地主为架构的士大夫阶级,他们帮助朝廷控制地方,缴税、征兵等。
最下面的,则是农夫、商贾,工匠等,他们负责交税、纳粮、徭役等一系列义务,顺便供养以上人群。
儒家,就是这个金字塔,而儒家的最核心,就是礼,有人把一切的过错推到儒家身上,其实就是错的,封建的根基,其实就是礼。
礼的核心,就是阶级固化,批评儒家没用,只有改变阶级固化,才是真正的脱离封建。
但,屁股决定脑袋,以李嘉这最顶尖的位置,不仅不会摧毁礼,反而不断地增添,维护,以求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然,一味的固化,就成了死水,他只是有限的固化塔尖的部分,而金字塔以下,他反而盼望着流通,转化。
“叮、当、咚、咚……”李嘉听清了恢宏曲子中的节奏,回过神,按照排练好的,昂挺胸慢慢向前走。
大殿上数以百计的文武官员躬身侍立,表情严肃。
李嘉此刻的动作,仿佛是唱戏的人一般,双手按在腰带上,伸直了脖子,不能动,也不能歪,因为头上带着冕,走的也必须要慢,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他先转过身面对大殿,抚平了袍袖,手从腰带上放开,分开放到了两侧的扶手上,这才施施然地坐在龙椅上。
这时候,下面的大臣们一起跪伏在地,行三叩九拜大礼,一起高呼:“陛下圣寿无疆,万岁万万岁!”
敞开的宫殿门外,随之传进来更多的声音,仿佛是回声一般,“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宏伟的庙宇之间、宽阔的皇城上飘荡,仿佛久久不散,人心也在此时,慢慢地安定下来,不知何时,宫廷音乐也渐渐停息了。
“众位卿家,平身——”李嘉的声音很平和,又有些厚重,也不需要太大,宫殿的设立,让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大殿,中国工匠真的厉害。
“谢陛下圣恩。”百官们早就经过了彩排,喊得非常整齐。
这次,官员们更多了,不只是在京的,那些地方的文武官员,也有了位次,从殿中排到了殿外,长长的一条龙,仿佛木雕一般,动作整齐,没有多余的动作。
随后,田忠拿出来一道圣旨,拉开了嗓子,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就不水了,主要内容就是阐述一下自己继位的理由,各种各样的,不登基不行的那种,顺便褒奖一下刘鋹比较懂事,知天命,行禅让。
然后就落实一下之前颁布的大赦天下,还有减税半年,免天下一年徭役,从而施加恩惠,最后,为了促进人口增长,免除天下丁口钱,让大家尽量的生,扫平阻碍。
也就是说,实行上千年的丁口税,就此罢免了。
最后,就是册封一下自己父亲,尊从其为太上皇,侯氏为太上皇妃,自己的弟弟李宾,为卫王,食邑两千户,屁大点孩子,就位于百官之上。
李薇儿为长公主,食邑五百户。
再落实之前的封爵,一大批男爵、子爵等,这次都穿着特制的礼服上殿,跪服谢恩。
这份诏书从这个大殿上,能辐射很远。
整个岭南就像是蜘蛛网一般,通过官员的人脉、国家机构逐渐辐射,比如能传播到各地官府的邸报。
皇权越是强大,政令就辐射得更远,不到数日的功夫,就传遍了岭南。
大唐,真正的在岭南重新复起了。
南唐,洪州府。
“啪——”今年不过四十五岁的南唐国主李璟,双鬓斑白,整个人被气得直发抖。
“小子岂敢?”瞪大了眼珠,看着这封奏折,李璟实在想不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竟然称帝,而且国号是大唐,他要是大唐,自己是什么?
“小小的岭南,弹丸之地,竟然敢冒充我大唐后裔,真是好大的狗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