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改版的国防论(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宋哲武认为蒋介石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只要不涉及丧失领土,确实要避免同日本开战。可是一旦涉及领土问题,就不能不战了,蒋介石就是因为一味避战,才惹得民怨沸腾,舆论汹涌讨伐,也才有了“西安事变”。不过真要是按蒋介石的想法,认真准备二三十年,抗战绝对会是另一种局面。抗战中,在得到大批美国武器的国军战斗力确实有很大提升,甚至是质的飞跃。
如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为恢复被日军切断的滇缅国际援助通道,由当时中国唯一一个全机械化军———杜聿明第5军担任进攻昆仑关的任务。击毙号称钢军的日军王牌第5师团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对日军攻坚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尤其是给了日军王牌第5师团、第21旅团以歼灭性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民心和士气。而杜聿明第5军,这个在中国被称为机械化军的部队的装备,也仅仅相当于美军的轻型步兵师。
宋哲武也从蒋介石的话里听出,蒋介石对于中日之战还是很没有信心,不仅是现在,就是对于十年后,也同样不抱可以抵抗住日本侵略的信心,更不要说战而胜之了。
虽然,宋哲武也认为中日之战开战的时间约往后拖越久,越久对中国越有利。可是宋哲武这个穿越人士很清楚,不会拖得很久,中国已经没有充分准备的时间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就会发生“九、一八事变”,离现在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了。那时自己也许在山西刚刚站稳脚跟,经济、工业、军队的各方面建设都还刚刚起步,要想仅凭一己之力阻挡住日军的进攻,恐怕不大现实,如果国内各方势力同心协力或许还可以实现。
可是,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时,虽然中原大战已经结束了,刚刚被蒋介石打击的各方势力还很不甘心,西北军、晋绥军刚刚被收编的部队还很不稳定。在那样的情况下,蒋介石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把中央军的精锐调到前线去的,各方势力也一定还死抱着保存实力的念头,不肯出全力,甚至有的部队根本就不会听从命令。
虽然“九、一八”事变,他无法改.变什么,可是给日本人照成一些麻烦,让东北军减少一些损失他自信还是能做到的。特别是三三年的长城抗战,更是要给小鬼子一个难忘的教训,如果给小鬼子以巨大杀伤,让小鬼子胆寒,也许会延缓日军的侵华步伐,为抗战准备多争取一些时间。
想到这里,宋哲武觉得他有必要.在给蒋介石打打气,让他对十年内就会发生的全面抗战增添一些信心。
宋哲武微笑着对蒋介石说:“国.事艰难,委员长思虑周详,哲武深感敬佩!不过,哲武以为,即使就是现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我们也不会最终失败,最终失败的一定是日本。”
“哦”,蒋介石露出吃惊的表情。
宋哲武平静地说:“是这样,委员长。假如现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如果战争一开始我们就同日本人发生战役和战略上的决战,由于日本有强大的海空军和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本陆军,那样,失败的一方一定是我们。现在所有在中日之间不看好我们的人的观点,都是基于这一基础而言的。”
蒋介石疑惑地说:“你是说,我们在开战之初,既不与.日军进行战役决战,也不同日军进行战略决战?可是这样,我们如何阻止日军?有如何取得最终胜利?”
宋哲武说:“委员长,中日之间一旦开战,那么这场.战争就注定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有完备的军工体系,军事力量远远强于中国;中国军队数量虽然很大,可是武器装备低劣,同日军相差极大,这是日本和中国之间日本占优势的不对称。一旦发生不管是战役的还是战略的决战,都会在日军强大火力打击下,元气大伤,无法进行后续持久的抗战,所以说,最终失败的一定是我们。另一方面,我们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这又是我们相比于日本占优势的不对称。一旦中日全面开战,在战争初期,沿海的各个城市都会失陷,北平、天津、青岛、济南、上海等等,甚至就是南京也会失陷。这是因为我们的海空军和日本相比过于弱小,可是这些大城市的陷落对我们的战争能力影响并不大。”
见蒋介石不以.为然,宋哲武接着说:“这是因为我们中国还不是工业化国家,而是一个农业大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对中国的战争能力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就都不是我们必须要坚守的。”
见蒋介石面色不愉,宋哲武忙说:“当然,南京是国民政府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是不能轻易丢失的。这一点,我们和欧美略强和日本有很大不同。这些国家,由于支撑其军事能力的重工业、国防工业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重要城市和地区,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法国巴黎盆地,洛林铁矿和里尔煤矿间的钢铁工业区,地中海延岸的福斯-马赛工业区;英国的伦敦工业区、曼彻斯特、伯明翰工业区;美国的底特律、钢都匹兹堡及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和芝加哥;日本的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地。一旦这些地区或城市陷落,国家的军事实力就无以为继,所以这些地域和城市对于他们是事关生死的,也是必须保有的;而我们中国几乎没有什么重工业,也就不存在必须保有不能失去的城市,支撑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是若干大城市,而是广大的农村,是数千个县级地区,甚至是数十万个村镇。打个比方,欧美和日本这些列强,他们的国家就好似一座高大的宫殿,是靠一根或几根巨大的柱子支撑着,这些柱子就是集中了他们国家的工业和科技精华的城市和地区。一旦这些柱子折断了,这座宫殿也就彻底倒塌了。反观我们中国,我们的国家就好似一座很大的大屋,虽然并不高大,但占地极广。他不是由几个或是十几个柱子支撑,而是由数千、数万的柱子支撑着。因为他并不高大,所以也没有主要的支撑。当然,其中有一些柱子相对要粗大一些,也就是我们的城市。由于支撑的柱子数量众多,任何一根柱子的倒塌都不会使屋子倒塌。甚至少数的柱子倒掉,都不足以引起这间屋子的局部坍塌,只有成百上千的柱子倒下,才会让屋子的部分屋顶塌陷,甚至就是绝大部分的柱子都倒下,只要还有站立的的柱子,即使数量很少,仍然还会撑起一片屋顶。也就是说,要想毁掉这间屋子,绝不是轻而易举、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宋哲武停下来观察了一下蒋介石的反应,见蒋介石听得很专注,又继续说道:“所以,一旦中日开战,我们绝不同日军进行战略决战,甚至也不进行战役决战。但绝不是说不进行抵抗,我们要在各个战场都进行节节抵抗,甚至还有非常激烈的局部反击。只是要把握一点,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一切以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目的。在节节抵抗中,不断地给日军以重创,有计划地逐步向内陆撤退,以空间换取时间,在长期的战争中,不断消耗日本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拖垮日本的经济,使之无力进行战争。从经济上看,日本虽然较之我们要强大很多,可它毕竟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力稀少,时间一久,其经济必定不堪重负,无法进行长期战争;从军事上看,日军陆军现在只有十七个常备师团,兵力二十五万人左右,靠这么少的兵力入侵中国是绝对不够的,要开始全面战争,他必须要大规模扩充军队。而大量扩充的军队,有必然导致其士兵素质下降,战斗力降低,这种情况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日军每占领一地,都需要派兵力驻守,占领的地域越广,需要的兵力也就越多,这又必然导致他们正面进攻的兵力越来越不足,进攻的强度也就越来越低。我们除了正面抵抗外,还要利用我们军队数量众多的优势,派遣众多的部队到敌后去,不断袭扰歼灭日军,杀伤其有生力量,断绝其交通线。日军为了维护其占领的地域和交通线的畅通,又必然派出更多的部队去防守,其能用于正面战场的兵力就会越来越少。当它进攻到一定地域后,就会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役进攻,上方就会出现僵持,这也就是中日之间的战争转折点。
宋哲武认为蒋介石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只要不涉及丧失领土,确实要避免同日本开战。可是一旦涉及领土问题,就不能不战了,蒋介石就是因为一味避战,才惹得民怨沸腾,舆论汹涌讨伐,也才有了“西安事变”。不过真要是按蒋介石的想法,认真准备二三十年,抗战绝对会是另一种局面。抗战中,在得到大批美国武器的国军战斗力确实有很大提升,甚至是质的飞跃。
如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为恢复被日军切断的滇缅国际援助通道,由当时中国唯一一个全机械化军———杜聿明第5军担任进攻昆仑关的任务。击毙号称钢军的日军王牌第5师团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对日军攻坚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尤其是给了日军王牌第5师团、第21旅团以歼灭性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民心和士气。而杜聿明第5军,这个在中国被称为机械化军的部队的装备,也仅仅相当于美军的轻型步兵师。
宋哲武也从蒋介石的话里听出,蒋介石对于中日之战还是很没有信心,不仅是现在,就是对于十年后,也同样不抱可以抵抗住日本侵略的信心,更不要说战而胜之了。
虽然,宋哲武也认为中日之战开战的时间约往后拖越久,越久对中国越有利。可是宋哲武这个穿越人士很清楚,不会拖得很久,中国已经没有充分准备的时间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就会发生“九、一八事变”,离现在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了。那时自己也许在山西刚刚站稳脚跟,经济、工业、军队的各方面建设都还刚刚起步,要想仅凭一己之力阻挡住日军的进攻,恐怕不大现实,如果国内各方势力同心协力或许还可以实现。
可是,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时,虽然中原大战已经结束了,刚刚被蒋介石打击的各方势力还很不甘心,西北军、晋绥军刚刚被收编的部队还很不稳定。在那样的情况下,蒋介石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把中央军的精锐调到前线去的,各方势力也一定还死抱着保存实力的念头,不肯出全力,甚至有的部队根本就不会听从命令。
虽然“九、一八”事变,他无法改.变什么,可是给日本人照成一些麻烦,让东北军减少一些损失他自信还是能做到的。特别是三三年的长城抗战,更是要给小鬼子一个难忘的教训,如果给小鬼子以巨大杀伤,让小鬼子胆寒,也许会延缓日军的侵华步伐,为抗战准备多争取一些时间。
想到这里,宋哲武觉得他有必要.在给蒋介石打打气,让他对十年内就会发生的全面抗战增添一些信心。
宋哲武微笑着对蒋介石说:“国.事艰难,委员长思虑周详,哲武深感敬佩!不过,哲武以为,即使就是现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我们也不会最终失败,最终失败的一定是日本。”
“哦”,蒋介石露出吃惊的表情。
宋哲武平静地说:“是这样,委员长。假如现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如果战争一开始我们就同日本人发生战役和战略上的决战,由于日本有强大的海空军和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本陆军,那样,失败的一方一定是我们。现在所有在中日之间不看好我们的人的观点,都是基于这一基础而言的。”
蒋介石疑惑地说:“你是说,我们在开战之初,既不与.日军进行战役决战,也不同日军进行战略决战?可是这样,我们如何阻止日军?有如何取得最终胜利?”
宋哲武说:“委员长,中日之间一旦开战,那么这场.战争就注定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有完备的军工体系,军事力量远远强于中国;中国军队数量虽然很大,可是武器装备低劣,同日军相差极大,这是日本和中国之间日本占优势的不对称。一旦发生不管是战役的还是战略的决战,都会在日军强大火力打击下,元气大伤,无法进行后续持久的抗战,所以说,最终失败的一定是我们。另一方面,我们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这又是我们相比于日本占优势的不对称。一旦中日全面开战,在战争初期,沿海的各个城市都会失陷,北平、天津、青岛、济南、上海等等,甚至就是南京也会失陷。这是因为我们的海空军和日本相比过于弱小,可是这些大城市的陷落对我们的战争能力影响并不大。”
见蒋介石不以.为然,宋哲武接着说:“这是因为我们中国还不是工业化国家,而是一个农业大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对中国的战争能力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就都不是我们必须要坚守的。”
见蒋介石面色不愉,宋哲武忙说:“当然,南京是国民政府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是不能轻易丢失的。这一点,我们和欧美略强和日本有很大不同。这些国家,由于支撑其军事能力的重工业、国防工业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重要城市和地区,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法国巴黎盆地,洛林铁矿和里尔煤矿间的钢铁工业区,地中海延岸的福斯-马赛工业区;英国的伦敦工业区、曼彻斯特、伯明翰工业区;美国的底特律、钢都匹兹堡及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和芝加哥;日本的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地。一旦这些地区或城市陷落,国家的军事实力就无以为继,所以这些地域和城市对于他们是事关生死的,也是必须保有的;而我们中国几乎没有什么重工业,也就不存在必须保有不能失去的城市,支撑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是若干大城市,而是广大的农村,是数千个县级地区,甚至是数十万个村镇。打个比方,欧美和日本这些列强,他们的国家就好似一座高大的宫殿,是靠一根或几根巨大的柱子支撑着,这些柱子就是集中了他们国家的工业和科技精华的城市和地区。一旦这些柱子折断了,这座宫殿也就彻底倒塌了。反观我们中国,我们的国家就好似一座很大的大屋,虽然并不高大,但占地极广。他不是由几个或是十几个柱子支撑,而是由数千、数万的柱子支撑着。因为他并不高大,所以也没有主要的支撑。当然,其中有一些柱子相对要粗大一些,也就是我们的城市。由于支撑的柱子数量众多,任何一根柱子的倒塌都不会使屋子倒塌。甚至少数的柱子倒掉,都不足以引起这间屋子的局部坍塌,只有成百上千的柱子倒下,才会让屋子的部分屋顶塌陷,甚至就是绝大部分的柱子都倒下,只要还有站立的的柱子,即使数量很少,仍然还会撑起一片屋顶。也就是说,要想毁掉这间屋子,绝不是轻而易举、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宋哲武停下来观察了一下蒋介石的反应,见蒋介石听得很专注,又继续说道:“所以,一旦中日开战,我们绝不同日军进行战略决战,甚至也不进行战役决战。但绝不是说不进行抵抗,我们要在各个战场都进行节节抵抗,甚至还有非常激烈的局部反击。只是要把握一点,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一切以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目的。在节节抵抗中,不断地给日军以重创,有计划地逐步向内陆撤退,以空间换取时间,在长期的战争中,不断消耗日本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拖垮日本的经济,使之无力进行战争。从经济上看,日本虽然较之我们要强大很多,可它毕竟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力稀少,时间一久,其经济必定不堪重负,无法进行长期战争;从军事上看,日军陆军现在只有十七个常备师团,兵力二十五万人左右,靠这么少的兵力入侵中国是绝对不够的,要开始全面战争,他必须要大规模扩充军队。而大量扩充的军队,有必然导致其士兵素质下降,战斗力降低,这种情况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日军每占领一地,都需要派兵力驻守,占领的地域越广,需要的兵力也就越多,这又必然导致他们正面进攻的兵力越来越不足,进攻的强度也就越来越低。我们除了正面抵抗外,还要利用我们军队数量众多的优势,派遣众多的部队到敌后去,不断袭扰歼灭日军,杀伤其有生力量,断绝其交通线。日军为了维护其占领的地域和交通线的畅通,又必然派出更多的部队去防守,其能用于正面战场的兵力就会越来越少。当它进攻到一定地域后,就会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役进攻,上方就会出现僵持,这也就是中日之间的战争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