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官官相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37章官官相斗
不管怎么样,再难的事情,也是人做成的。
既然有了题目,考试还是要完成的,特别是补考,只有一次机会,不容马虎。
否则,八门九重天的修行,会因此中断,前功尽弃。
方程慎重地分析了补考的题目,静下心来,先把官场种种经验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
这种题外功夫做足了,到时上场进行官斗,才会心中有底,减少失误。
自古以来,官场学问,功夫在诗外,朝中有人好做官,左右逢源做大官,裙带相连,官官相护,等等。
方程静心端坐,脑海里细数着龙门之内的诸种计谋、法术,借鉴郑板桥官场失败的沉痛教训,再去完成官官相斗的题目,信心增加许多。
他依旧从清朝这段历史入手,还是利用高斌的身份,先抢得天时地利人和,有着厚实的根基,官场相斗,也有底牌。
高斌位列朝中大员,裙带关系盘根错节,当朝做官底气十足。
毕竟朝庭之中,位高权重的职位屈指可数,炙手可热的权位还过一手之指。
此段历史,清庭腐败盛行。
乾隆尽管智慧深厚,但是凡事都需要有人去做。
朝中用人就不免厚此薄彼,更何况皇族之内争斗本就十分激烈,手段残酷,玩弄权谋,非常露骨。
乾隆内宫之内也有着强烈的争斗。
高斌身为朝中大臣,互相之间的争斗更是你死我活。不争斗,就会坐以待毙。
他权倾朝野的位置,让很多人牵挂着,恨不能取而代之。因此,他做不得太平官,不倒翁。
高斌的身份,很符合考试题目的要求。
如果被打倒在地的话,肯定还要踏上一只脚,搞得死死的,不能让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高斌历史上治理河道水患颇有功绩,很可能因河道治理问题,被政敌寻到突破口,若无差池,也会制造出问题。
至少是流言蜚语,先把对手拉下马来再说。
官场上,展开的是政治斗争,流言蜚语的舆论也管大用。
这种情况下,高斌完全处于被动,众目睽睽,众矢之的,有些事情有口难辩。
舆论导向,倾压之下,朝庭甚至不给申辩机会的。
官场上,高斌必须明争暗斗,安插眼线耳目,对政敌了若指掌,敌动我知,未动先知。
更多的时候,需要先下手为强,搜集证据,罗织罪名,剪除异己。
有的还需要栽脏陷害,无情制敌,不给政敌任何反扑机会,才能争得主动。
主动出击,就是最好的抵御防范。
方程脑海里理清思路,行动步骤分明,把当朝与高斌为敌的各方势力分析了透彻,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无毒不丈夫,既然不想死,就必须制敌先发。
政敌势力都是结成联盟的,互相实力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这也是皇上的巧妙布局,便于掌控。
反正皇上手握任免大权,经常地削减与增强,调合着朝中各方势力的平衡,偏向一方,独掌朝中大权,皇上就不好玩了。
实力不相当的敌手,差距悬殊,无法敌对,弱者不顺从或依附强者,只有被无情打压的份。
强者也不屑与之为敌,更不容弱者投向自己的敌人,统一阵线,必须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同盟军!
高斌政敌的主要争斗方式,就是在乾隆面前争宠,陷害对方,进行你高我低的较量。
时光流转到乾隆十八年(1753),黄河在铜山张家马路决口,乾隆皇帝令时任河督高斌与张师载堵塞。
然而,他们的属员李炖、张宾侵帑误工、河工未成。
乾隆命将李炖、张宾正法,责高斌、张师载“负恩徇纵”,令将高、张二人一同绑赴刑场陪斩。
事前并不言明是陪斩,高、张二人以为自己亦判处死刑。
高斌虽然是皇贵妃的父亲,乾隆的岳父大人,年过七旬,但是天子这威不可触犯,一样被陷害。
行刑时,高斌、张师载吓得魂飞天外,全身瘫痪,昏迷在地。
皇帝心知肚明,就要“杀猴给鸡看”,自己的老岳父,说杀就杀,何况其人乎!
让老岳父高斌陪斩,就是昭告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乾隆皇帝恩威并用,当高斌与张师载及其同盟军们纷纷求情,网开一面,以观后效,回奏“我二人悔已无及。此时除感恩图报,心中并无别念”。
于是,皇恩浩荡,赦免死罪,顺手把朝中势力重新调整一番,形成新的暂时平衡。
折磨高斌的恶作剧,收到了让大臣们俯首帖耳、感恩尽忠的效果,达到了乾隆驾驭皇权的目的。
方程知道,此时高斌位高权重,已经少有政敌,才着了隐忍已久政敌们的道。
至于陪绑,政敌们却不知道,这是才是高斌的高明之处,暗中密求乾隆皇帝所为。
他用此麻痹政敌的绝招,成功引退,乐享晚年。
乾隆皇帝借此机会,进一步看透彻各方势力的情况,帮着老岳父剪除了隐藏着的敌对势力,安插好亲信,打牢保江山永固的根基。
当时情形,方程扮演高斌,早对政敌想借机整倒自己的事情心知肚明。
那位政敌,却是自己不能对付的心腑之患。
先是乾隆皇帝安排高斌与张师载,督办堵塞黄河铜山张家马路决口工程。
朝中政敌发力,先是工部拨付银两迟迟未至,后是吏部给他们派了两名政敌方面的属员,跟着办差,自然用尽心机作祟添乱。
李炖、张宾之流,本就是混事之辈,此番暗中受自己的仕途师门差遣,帮着高斌与张师载办差,心思歪邪。
他们深谙官场之道,自然把高斌与张师载的吩咐虚与委蛇,阳奉阴违。
国库的银两还没有拨到,他们就借着奉迎高斌、张师载之名,大胆地赊欠,花天酒地,极尽奉迎,行贿索贿。
他们蝇营狗苟,避开两位大人耳目,私下把自己的各方关系摆弄得妥妥贴贴。
高斌与张师载两位大人对他们的行径过于轻视,感到不过是些鸡鸣狗盗行为,不屑指责。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他们深谙此理。
李炖、张宾背后的主子,暗中指使,就是把工程搞黄,破坏工程进展。
他们自然尽心竭力,最后把责任推到两位上司身上。
花费无度不说,更有工部里的拖延懈怠,工期眼见着拖得遥遥无期。
方程神识替代着高斌,有着朝中诸多关系,自然不会任由两位肖小继续作乱,警告过数次。
李炖、张宾表面应承着,以种种海口表示着忠心,却是不思悔改,依然故我,把上级拨付下的银两,支付挥霍,巧列名目,暗中分肥。
至于工程,慢慢磨着洋工,等汛期一过,自然可以花费少量银量,应付过去。
当然,他们的目的,就是皇上查觉工程拖延,把高斌、张师载罢免。
最好的结果,就是皇上能够重新任命自己线上的大员前来,到时,把账算在高斌、张师载头上,工程再做的瓷实可靠。
达成目的,他们就会受到主子的提拔重用。
李炖与张宾如此胆大妄为,有恃无恐,就因为深知官场潜规则,上司一般不会公开属下丑事,尽量低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下属被处理,上司担着失察之责,不愿被问责。
另一方面,他们背后的主子有着挡罪免责和立功重用的承诺,才让他们更加嚣张拔扈,肆意妄为。
这种冒天下大不讳的行径,高斌这位老谋深算的政坛宿主,岂有不知之理。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一付大大咧咧。实际上,暗中却动用计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秘密安排亲信把两个属下丧心病狂的行径与作为,全部查清,获取证据,罗列明白。
方程知道,接下来,高斌就需要拟写奏折了。
高斌拟写奏折确实老道,句句如钢,词词如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
然而,他却不知上呈奏折过程中,还有诸多机巧,需要经过许多关口。
他的政敌正安排耳目,全神贯注地候着他这份奏折呢!
方程决意跟随奏折,看个究竟。
其中,当然要动用些手段,帮助高斌迈过这道坎,最好借机剪除政敌。
奏折通过驿站,一级级传递进京城。
方程通过一位内宫行走的官员得知奏折上呈的大体程序
奏折分为京内奏折的递送和外省官员的奏折两种情形。
外省官员可动用驿马递送。当然,也可自派家人递送。
高斌因在京外履职,他上呈的奏折,作为外省官员的奏折来办理。
凡用驿马递送者,一律送至兵部捷报处,再由该处值班官员直送宫门,由内奏事处接收,随到随收,不受时间限制。
凡专遣家人或专差递送者,则可直送景运门内外奏事处,统由外奏事处官员转送内奏事处接收。
各省大员专差递奏,也均随折附有用印咨文,以凭查核,主要查核该折片数量是否相符,有无擅拆泄漏沉匿递送迟误等情弊。
一律以封套密封,用木匣贮放,一般不用锁匙,或用夹板封固并粘贴印花,作为保护装置。
方程发现在此之前,奏折没有问题,后边的处理运转过程中,存有漏洞,极可能出现问题。
奏折文书的处理程序及运转过程:京内外官员的奏折送到内奏事处后,由记档太监登记,交奏事太监呈进皇帝,启封批阅。
呈递的次序是,先外省奏折,再京内衙门之折件。
皇帝一般于清晨卯刻(清晨5—7时)起床,每日膳后,阅奏折。
奏折经皇帝阅批后,发下内奏事处。
内奏事处即将发下之朱批奏折,于清晨送交军机处,由军机章京分送各军机大臣阅看,称为“接折”。
军机大臣阅折后,凡有明确朱批者,即遵旨处理,称为“早事”。
未批定者,即另贮黄匣,捧入请旨,称为“见面”。每日不过数件。
有的也有不入内见面,而由军机大臣草拟批旨,由军机章京用宽约寸余白折纸一条,恭楷缮清,再由军机大臣阅定,夹于未批之摺内,盛以黄匣,由南书房太监呈进,请皇帝定夺采用与否。
其中如有提出两种处理意见者,称为“双请”。皇帝阅批后,仍发交军机处办理。
军机处由值日章京将本日所接奏折、所奉谕旨、所呈片单,详细登记入档,称为随手登记簿。
如此这般繁琐的运转程序,无非是防止其中有人舞弊。
然而,方程发现,内奏事处的军机章京可以避人耳目,大行其便。
官场之上,自古就有刺杀行径,你死我活的争斗,冒险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
总之,比起被杀头来,还有胜算的机会。
更何况这是系统行为,有着连锁效应,冒险的回报是无比大的,即便是事发被杀,家中老小也有巨大保障。
冒险成事者,平步青云的占绝大多数。
因此,敢冒杀头风险的,大有人在,前赴后继。
方程看破此中机巧,发现高斌的政敌早就蓄谋已久,充分准备。
他们物色与培养的军机章京,在贴身随从中早就安插了折奏折、模仿高斌字迹的高人,印章也能以假乱真。
谋算功夫确实到家。“高斌奏折”到了乾隆手里,肯定面目全非,不知所云,当然会让政敌大得便利。
方程动用神识,复制了高斌大人的奏折,存储。
他要等那位军机章京与随从做好手脚后,奏折到了乾隆手上时,再复制回去。
复制奏折时,他发现高斌大人还隐藏在奏折中一份密奏,显然是老臣与乾隆的暗中约定。
毕竟翁婿情深,裙带亲信!
密奏写的全是事件涉及到的朝中大员行径。
方程顺便一同复制下来。
“高斌奏折”,终于呈到乾隆面前。
呈送奏折的太监面色也微有变化,不时打量乾隆阅批“高斌奏折”的脸色,高斌政敌的手伸到乾隆身边了。
方程不管这些肖小的行径,直接把高斌奏折的原文及秘奏内容,一字不落地复制到乾隆的视线内。
“捆绑赴刑场、陪斩惩罚”的主意,居然也是高斌建议。
他想让政敌暴露出来,由乾隆皇帝清除掉,自己能够安度晚年。
老谋深算,借刀杀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方程算是看清了官官相斗的残忍与无情,你死我活,株连九族。
第137章官官相斗
不管怎么样,再难的事情,也是人做成的。
既然有了题目,考试还是要完成的,特别是补考,只有一次机会,不容马虎。
否则,八门九重天的修行,会因此中断,前功尽弃。
方程慎重地分析了补考的题目,静下心来,先把官场种种经验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
这种题外功夫做足了,到时上场进行官斗,才会心中有底,减少失误。
自古以来,官场学问,功夫在诗外,朝中有人好做官,左右逢源做大官,裙带相连,官官相护,等等。
方程静心端坐,脑海里细数着龙门之内的诸种计谋、法术,借鉴郑板桥官场失败的沉痛教训,再去完成官官相斗的题目,信心增加许多。
他依旧从清朝这段历史入手,还是利用高斌的身份,先抢得天时地利人和,有着厚实的根基,官场相斗,也有底牌。
高斌位列朝中大员,裙带关系盘根错节,当朝做官底气十足。
毕竟朝庭之中,位高权重的职位屈指可数,炙手可热的权位还过一手之指。
此段历史,清庭腐败盛行。
乾隆尽管智慧深厚,但是凡事都需要有人去做。
朝中用人就不免厚此薄彼,更何况皇族之内争斗本就十分激烈,手段残酷,玩弄权谋,非常露骨。
乾隆内宫之内也有着强烈的争斗。
高斌身为朝中大臣,互相之间的争斗更是你死我活。不争斗,就会坐以待毙。
他权倾朝野的位置,让很多人牵挂着,恨不能取而代之。因此,他做不得太平官,不倒翁。
高斌的身份,很符合考试题目的要求。
如果被打倒在地的话,肯定还要踏上一只脚,搞得死死的,不能让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高斌历史上治理河道水患颇有功绩,很可能因河道治理问题,被政敌寻到突破口,若无差池,也会制造出问题。
至少是流言蜚语,先把对手拉下马来再说。
官场上,展开的是政治斗争,流言蜚语的舆论也管大用。
这种情况下,高斌完全处于被动,众目睽睽,众矢之的,有些事情有口难辩。
舆论导向,倾压之下,朝庭甚至不给申辩机会的。
官场上,高斌必须明争暗斗,安插眼线耳目,对政敌了若指掌,敌动我知,未动先知。
更多的时候,需要先下手为强,搜集证据,罗织罪名,剪除异己。
有的还需要栽脏陷害,无情制敌,不给政敌任何反扑机会,才能争得主动。
主动出击,就是最好的抵御防范。
方程脑海里理清思路,行动步骤分明,把当朝与高斌为敌的各方势力分析了透彻,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无毒不丈夫,既然不想死,就必须制敌先发。
政敌势力都是结成联盟的,互相实力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这也是皇上的巧妙布局,便于掌控。
反正皇上手握任免大权,经常地削减与增强,调合着朝中各方势力的平衡,偏向一方,独掌朝中大权,皇上就不好玩了。
实力不相当的敌手,差距悬殊,无法敌对,弱者不顺从或依附强者,只有被无情打压的份。
强者也不屑与之为敌,更不容弱者投向自己的敌人,统一阵线,必须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同盟军!
高斌政敌的主要争斗方式,就是在乾隆面前争宠,陷害对方,进行你高我低的较量。
时光流转到乾隆十八年(1753),黄河在铜山张家马路决口,乾隆皇帝令时任河督高斌与张师载堵塞。
然而,他们的属员李炖、张宾侵帑误工、河工未成。
乾隆命将李炖、张宾正法,责高斌、张师载“负恩徇纵”,令将高、张二人一同绑赴刑场陪斩。
事前并不言明是陪斩,高、张二人以为自己亦判处死刑。
高斌虽然是皇贵妃的父亲,乾隆的岳父大人,年过七旬,但是天子这威不可触犯,一样被陷害。
行刑时,高斌、张师载吓得魂飞天外,全身瘫痪,昏迷在地。
皇帝心知肚明,就要“杀猴给鸡看”,自己的老岳父,说杀就杀,何况其人乎!
让老岳父高斌陪斩,就是昭告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乾隆皇帝恩威并用,当高斌与张师载及其同盟军们纷纷求情,网开一面,以观后效,回奏“我二人悔已无及。此时除感恩图报,心中并无别念”。
于是,皇恩浩荡,赦免死罪,顺手把朝中势力重新调整一番,形成新的暂时平衡。
折磨高斌的恶作剧,收到了让大臣们俯首帖耳、感恩尽忠的效果,达到了乾隆驾驭皇权的目的。
方程知道,此时高斌位高权重,已经少有政敌,才着了隐忍已久政敌们的道。
至于陪绑,政敌们却不知道,这是才是高斌的高明之处,暗中密求乾隆皇帝所为。
他用此麻痹政敌的绝招,成功引退,乐享晚年。
乾隆皇帝借此机会,进一步看透彻各方势力的情况,帮着老岳父剪除了隐藏着的敌对势力,安插好亲信,打牢保江山永固的根基。
当时情形,方程扮演高斌,早对政敌想借机整倒自己的事情心知肚明。
那位政敌,却是自己不能对付的心腑之患。
先是乾隆皇帝安排高斌与张师载,督办堵塞黄河铜山张家马路决口工程。
朝中政敌发力,先是工部拨付银两迟迟未至,后是吏部给他们派了两名政敌方面的属员,跟着办差,自然用尽心机作祟添乱。
李炖、张宾之流,本就是混事之辈,此番暗中受自己的仕途师门差遣,帮着高斌与张师载办差,心思歪邪。
他们深谙官场之道,自然把高斌与张师载的吩咐虚与委蛇,阳奉阴违。
国库的银两还没有拨到,他们就借着奉迎高斌、张师载之名,大胆地赊欠,花天酒地,极尽奉迎,行贿索贿。
他们蝇营狗苟,避开两位大人耳目,私下把自己的各方关系摆弄得妥妥贴贴。
高斌与张师载两位大人对他们的行径过于轻视,感到不过是些鸡鸣狗盗行为,不屑指责。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他们深谙此理。
李炖、张宾背后的主子,暗中指使,就是把工程搞黄,破坏工程进展。
他们自然尽心竭力,最后把责任推到两位上司身上。
花费无度不说,更有工部里的拖延懈怠,工期眼见着拖得遥遥无期。
方程神识替代着高斌,有着朝中诸多关系,自然不会任由两位肖小继续作乱,警告过数次。
李炖、张宾表面应承着,以种种海口表示着忠心,却是不思悔改,依然故我,把上级拨付下的银两,支付挥霍,巧列名目,暗中分肥。
至于工程,慢慢磨着洋工,等汛期一过,自然可以花费少量银量,应付过去。
当然,他们的目的,就是皇上查觉工程拖延,把高斌、张师载罢免。
最好的结果,就是皇上能够重新任命自己线上的大员前来,到时,把账算在高斌、张师载头上,工程再做的瓷实可靠。
达成目的,他们就会受到主子的提拔重用。
李炖与张宾如此胆大妄为,有恃无恐,就因为深知官场潜规则,上司一般不会公开属下丑事,尽量低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下属被处理,上司担着失察之责,不愿被问责。
另一方面,他们背后的主子有着挡罪免责和立功重用的承诺,才让他们更加嚣张拔扈,肆意妄为。
这种冒天下大不讳的行径,高斌这位老谋深算的政坛宿主,岂有不知之理。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一付大大咧咧。实际上,暗中却动用计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秘密安排亲信把两个属下丧心病狂的行径与作为,全部查清,获取证据,罗列明白。
方程知道,接下来,高斌就需要拟写奏折了。
高斌拟写奏折确实老道,句句如钢,词词如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
然而,他却不知上呈奏折过程中,还有诸多机巧,需要经过许多关口。
他的政敌正安排耳目,全神贯注地候着他这份奏折呢!
方程决意跟随奏折,看个究竟。
其中,当然要动用些手段,帮助高斌迈过这道坎,最好借机剪除政敌。
奏折通过驿站,一级级传递进京城。
方程通过一位内宫行走的官员得知奏折上呈的大体程序
奏折分为京内奏折的递送和外省官员的奏折两种情形。
外省官员可动用驿马递送。当然,也可自派家人递送。
高斌因在京外履职,他上呈的奏折,作为外省官员的奏折来办理。
凡用驿马递送者,一律送至兵部捷报处,再由该处值班官员直送宫门,由内奏事处接收,随到随收,不受时间限制。
凡专遣家人或专差递送者,则可直送景运门内外奏事处,统由外奏事处官员转送内奏事处接收。
各省大员专差递奏,也均随折附有用印咨文,以凭查核,主要查核该折片数量是否相符,有无擅拆泄漏沉匿递送迟误等情弊。
一律以封套密封,用木匣贮放,一般不用锁匙,或用夹板封固并粘贴印花,作为保护装置。
方程发现在此之前,奏折没有问题,后边的处理运转过程中,存有漏洞,极可能出现问题。
奏折文书的处理程序及运转过程:京内外官员的奏折送到内奏事处后,由记档太监登记,交奏事太监呈进皇帝,启封批阅。
呈递的次序是,先外省奏折,再京内衙门之折件。
皇帝一般于清晨卯刻(清晨5—7时)起床,每日膳后,阅奏折。
奏折经皇帝阅批后,发下内奏事处。
内奏事处即将发下之朱批奏折,于清晨送交军机处,由军机章京分送各军机大臣阅看,称为“接折”。
军机大臣阅折后,凡有明确朱批者,即遵旨处理,称为“早事”。
未批定者,即另贮黄匣,捧入请旨,称为“见面”。每日不过数件。
有的也有不入内见面,而由军机大臣草拟批旨,由军机章京用宽约寸余白折纸一条,恭楷缮清,再由军机大臣阅定,夹于未批之摺内,盛以黄匣,由南书房太监呈进,请皇帝定夺采用与否。
其中如有提出两种处理意见者,称为“双请”。皇帝阅批后,仍发交军机处办理。
军机处由值日章京将本日所接奏折、所奉谕旨、所呈片单,详细登记入档,称为随手登记簿。
如此这般繁琐的运转程序,无非是防止其中有人舞弊。
然而,方程发现,内奏事处的军机章京可以避人耳目,大行其便。
官场之上,自古就有刺杀行径,你死我活的争斗,冒险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
总之,比起被杀头来,还有胜算的机会。
更何况这是系统行为,有着连锁效应,冒险的回报是无比大的,即便是事发被杀,家中老小也有巨大保障。
冒险成事者,平步青云的占绝大多数。
因此,敢冒杀头风险的,大有人在,前赴后继。
方程看破此中机巧,发现高斌的政敌早就蓄谋已久,充分准备。
他们物色与培养的军机章京,在贴身随从中早就安插了折奏折、模仿高斌字迹的高人,印章也能以假乱真。
谋算功夫确实到家。“高斌奏折”到了乾隆手里,肯定面目全非,不知所云,当然会让政敌大得便利。
方程动用神识,复制了高斌大人的奏折,存储。
他要等那位军机章京与随从做好手脚后,奏折到了乾隆手上时,再复制回去。
复制奏折时,他发现高斌大人还隐藏在奏折中一份密奏,显然是老臣与乾隆的暗中约定。
毕竟翁婿情深,裙带亲信!
密奏写的全是事件涉及到的朝中大员行径。
方程顺便一同复制下来。
“高斌奏折”,终于呈到乾隆面前。
呈送奏折的太监面色也微有变化,不时打量乾隆阅批“高斌奏折”的脸色,高斌政敌的手伸到乾隆身边了。
方程不管这些肖小的行径,直接把高斌奏折的原文及秘奏内容,一字不落地复制到乾隆的视线内。
“捆绑赴刑场、陪斩惩罚”的主意,居然也是高斌建议。
他想让政敌暴露出来,由乾隆皇帝清除掉,自己能够安度晚年。
老谋深算,借刀杀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方程算是看清了官官相斗的残忍与无情,你死我活,株连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