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订单的烦恼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伊金斯-麦吉机械厂是一家拥有40名工人的小机械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巴尔小镇上。工厂的主要业务是给美国各地的一些大企业生产小批量的零配件,每年有大约三四百万美元的业务额,足够让合伙人伊金斯和麦吉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了。
伊麦工厂的业务是通过网络来获得的,老客户们会把自己所需要的零配件图纸通过电子邮件发过来,工厂根据图纸进行生产,再把生产出来的零配件空运给这些客户。客户们需要的零配件,往往都是一些非标准配件,需要的数量较少,时间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才会请伊麦工厂生产。如果是大批量的标准配件,这些客户往往会选择到中国去寻找供应商,因为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美国企业,每个配件上节省一美元,几万、几十万个配件所节省下来的费用,是非常可观了。
然而,这几天,伊麦工厂的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订单从全美各地如雪片般地飞来,而且许多订单都是大批量的订货。接到第一个订单的时候,伊金斯和麦吉在惊讶之余便是充满了喜悦,因为这样一个大订单够工厂生产好几周了,开工厂的人,哪有不喜欢订单的。可随着后续的订单一个接一个地发来,二人的惊喜就变成了惶恐。
“这是怎么回事,不会是愚人节的恶作剧吧?”伊金斯向自己的老搭档麦吉问道。
“不是,海菲公司的菲泽尔先生也是我们的老客户了,他一口气向我们提出要订购45种标准件,这绝对不是恶作剧。”麦吉说道。
“可是,我听说他们此前都是从中国进口这些标准件的,中国人的标准件生产批量大,价格比我们便宜得多,海菲公司为什么要向我们订购呢?”
“这或许是和总统推出的加税政策有关吧。你没有关注过新闻吗?总统下令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制品加收50%的关税,而标准件正好就是金属制品。”
“我当然关注过这条新闻,而且我还认为这个政策是对我们的重大利好。不过,我计算过,就算是增加50%的关税,从中国采购标准件还是比找我们采购要更便宜,你是知道的,中国的人工成本比我们低得多,我们这里的工人,要价实在是太高了。”
“这我就不清楚了。”麦吉搔着没剩多少头发的头皮,说道:“不管怎么说,他们把订单从中国人那里转到我们这里,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伊金斯和麦吉当然不知道,海菲等一系列公司转向美国国内采购零配件,是迫于梅普的压力。梅普已经警告他们了,如果他们继续大量采用从中国进口的配件,政府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些配件的税率,而且还会通过其他手段对他们进行制裁。从伊麦工厂等美国本土企业进口配件,虽然目前看来价格还是高于加税后的中国配件,但好歹规避了梅普的忌讳。
这些天,为了寻找美国本土的配件供应商,菲泽尔和其他企业里的同行一样,都费尽了心机。美国当然不是没有制造各种标准件的大型企业,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分工体系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零配件价值数百亿美元,这不是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就能够消化掉的,菲泽尔他们必须找到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中小型企业,向他们发出订单,请他们帮助完成一部分配件的制造,伊麦工厂这些天获得的商机,并非偶然。
“好事吗?”伊金斯苦笑说,“麦吉,如果只是海菲公司一家向我们订货,这当然是好事。但这几天,我们已经收到了40多份订单,我们要生产完这些订货,起码要五年时间。而且,据我估计,这还只是一个开头,下一步我们会收到更多的订单,我们用五十年都不可能完成这些订单。”
“或许,我们应当扩大生产规模了。”麦吉说道。
伊金斯点点头:“再等等看吧,如果未来几天还有更多的订单,我们就考虑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
未来几天的情况,与伊金斯的猜测完全吻合,更多的订单从各地飞来,而且许多订单上都标着“急,在线等”这样的提示。这些订单上的零配件,制造工艺都不算复杂,以伊麦工厂的技术实力,是完全能够拿下的,伊金斯和麦吉需要做的,只是扩大生产规模而已。两个人都是实干家,看到这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便立马撸起袖子开始安排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道理即使在美国也是适用的。伊麦工厂要扩大生产规模,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采购设备。伊金斯拨通了得州一家机床供应商的电话,向对方提出采购五台德国埃马克的卧式加工中心。
“完全没问题!”对方的回答非常爽快,“每台卧式加工中心17万美元,如果一次性购买5台,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优惠,每台降到16万,5台一共是80万。”
“16万!”伊金斯恼了,“每台16万,你们还说是优惠吗?就在一年前,我从你们公司购买过同样的一台加工中心,那时候的价格才12万。”
“的确如此,但是,伊金斯先生,你忘记了税收的事情吗?埃马克的这款卧式加工中心,是他们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制造的,所以属于中国产品。按照政府新发布的对中国产品加税的政策,每台加工中心要增加4万美元的进口关税。”对方解释道。
“好吧……”伊金斯悻悻然地应道。
“那么,伊金斯先生,你还需要这五台机床吗?”
“我想我们是需要的,不过,请允许我和我的搭档商量一下。”
放下电话,伊金斯揉着额头,对麦吉说:“麦吉,看来对中国产品加税也并不全是好事,咱们要买的机床,价格整整上升了三成。”
“这还只是机床呢。”麦吉说,“刚才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又统计了一下,除了机床,我们还需要采购一批工艺装备,比如说夹具、托盘、推零件的小推车,而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的,我估计它们的价格也已经涨了三成到五成了。”
“Shit,这样一来,我们从这些订单里赚的利润,就都被梅普拿走了!”伊金斯忍不住就曝了粗口。不做实践的人是不知道的,一个工厂里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缺一样都会带来各种麻烦。说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把产品用胶条封好寄给客户,至少一个撕胶条用的切割器吧?淘宝价不到1美元的一个小玩艺,可它也是中国制造的呀!
“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也没想好解决方案。”麦吉又说,“要完成手头的订单,我们至少要把生产规模扩大五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招聘200名工人。但是,我想了一下,整个巴尔镇,恐怕也凑不出200名工人。”
“只能是从其他地方招聘了。”伊金斯说。
麦吉摇摇头说:“我估计从其他地方招聘也不容易。”
“周围一些镇子里,失业者还是不少的,凑出200人应当不难吧?”伊金斯说。
麦吉说:“找到200名失业者并不难,但不是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够干活的。我们需要的是熟练工人,在整个巴尔镇,你能找到几个失业的熟练工人?”
“这……”伊金斯有些傻眼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左邻右舍,意外地发现麦吉的话居然是对的。他所知道的那些失业者中,琼斯是个二流子,成天游手好闲,招他进厂恐怕就是招了个大爷来侍候着;路易莎倒是又聪明又贤惠,可工厂需要的是有把子力气的男工,路易莎当个酒吧服务员端端盘子还行,哪能干得了工厂的活;还有老托尼,他可是正经八百在工厂里干过活的,但那似乎是20年前的事情,现在他的技术还能拣得起来吗?
熟练工人是需要经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出来的,美国去工业化的时间已经很长了,3亿多人里面,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只剩下了1300万。大批年轻人从来没有进过工厂,要让这些人摘掉耳钉站到生产线上去,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任务。
“我很奇怪,中国人是如何做到的?”伊金斯向麦吉问道。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麦吉说,“我们只是接到这么一点订单,就消化不掉了。这些订单过去都是发给中国人的,难道中国人都是超人吗?”
这还真不能怨这两位仁兄没见识,相当多的美国人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镇子之外的世界,其实是很缺乏了解的,更何况中国远在大洋的彼岸。他们倒也不是没有从电视、电影里看到过中国,但那里面并没有告诉他们说中国人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多产品,相反,这些电视和电影都显示中国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地方,那里的百姓一个个蓬头垢面、目光无神,偶尔有一个识字的,还是从美国留学回去的,而且是郁郁不得志的那种。
“麦吉,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到中国去走一趟,看看那边的情况。”伊金斯说。
“我也觉得有这样的必要。”麦吉郑重地点点头应道。
伊金斯-麦吉机械厂是一家拥有40名工人的小机械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巴尔小镇上。工厂的主要业务是给美国各地的一些大企业生产小批量的零配件,每年有大约三四百万美元的业务额,足够让合伙人伊金斯和麦吉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了。
伊麦工厂的业务是通过网络来获得的,老客户们会把自己所需要的零配件图纸通过电子邮件发过来,工厂根据图纸进行生产,再把生产出来的零配件空运给这些客户。客户们需要的零配件,往往都是一些非标准配件,需要的数量较少,时间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才会请伊麦工厂生产。如果是大批量的标准配件,这些客户往往会选择到中国去寻找供应商,因为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美国企业,每个配件上节省一美元,几万、几十万个配件所节省下来的费用,是非常可观了。
然而,这几天,伊麦工厂的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订单从全美各地如雪片般地飞来,而且许多订单都是大批量的订货。接到第一个订单的时候,伊金斯和麦吉在惊讶之余便是充满了喜悦,因为这样一个大订单够工厂生产好几周了,开工厂的人,哪有不喜欢订单的。可随着后续的订单一个接一个地发来,二人的惊喜就变成了惶恐。
“这是怎么回事,不会是愚人节的恶作剧吧?”伊金斯向自己的老搭档麦吉问道。
“不是,海菲公司的菲泽尔先生也是我们的老客户了,他一口气向我们提出要订购45种标准件,这绝对不是恶作剧。”麦吉说道。
“可是,我听说他们此前都是从中国进口这些标准件的,中国人的标准件生产批量大,价格比我们便宜得多,海菲公司为什么要向我们订购呢?”
“这或许是和总统推出的加税政策有关吧。你没有关注过新闻吗?总统下令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制品加收50%的关税,而标准件正好就是金属制品。”
“我当然关注过这条新闻,而且我还认为这个政策是对我们的重大利好。不过,我计算过,就算是增加50%的关税,从中国采购标准件还是比找我们采购要更便宜,你是知道的,中国的人工成本比我们低得多,我们这里的工人,要价实在是太高了。”
“这我就不清楚了。”麦吉搔着没剩多少头发的头皮,说道:“不管怎么说,他们把订单从中国人那里转到我们这里,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伊金斯和麦吉当然不知道,海菲等一系列公司转向美国国内采购零配件,是迫于梅普的压力。梅普已经警告他们了,如果他们继续大量采用从中国进口的配件,政府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些配件的税率,而且还会通过其他手段对他们进行制裁。从伊麦工厂等美国本土企业进口配件,虽然目前看来价格还是高于加税后的中国配件,但好歹规避了梅普的忌讳。
这些天,为了寻找美国本土的配件供应商,菲泽尔和其他企业里的同行一样,都费尽了心机。美国当然不是没有制造各种标准件的大型企业,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分工体系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零配件价值数百亿美元,这不是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就能够消化掉的,菲泽尔他们必须找到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中小型企业,向他们发出订单,请他们帮助完成一部分配件的制造,伊麦工厂这些天获得的商机,并非偶然。
“好事吗?”伊金斯苦笑说,“麦吉,如果只是海菲公司一家向我们订货,这当然是好事。但这几天,我们已经收到了40多份订单,我们要生产完这些订货,起码要五年时间。而且,据我估计,这还只是一个开头,下一步我们会收到更多的订单,我们用五十年都不可能完成这些订单。”
“或许,我们应当扩大生产规模了。”麦吉说道。
伊金斯点点头:“再等等看吧,如果未来几天还有更多的订单,我们就考虑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
未来几天的情况,与伊金斯的猜测完全吻合,更多的订单从各地飞来,而且许多订单上都标着“急,在线等”这样的提示。这些订单上的零配件,制造工艺都不算复杂,以伊麦工厂的技术实力,是完全能够拿下的,伊金斯和麦吉需要做的,只是扩大生产规模而已。两个人都是实干家,看到这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便立马撸起袖子开始安排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道理即使在美国也是适用的。伊麦工厂要扩大生产规模,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采购设备。伊金斯拨通了得州一家机床供应商的电话,向对方提出采购五台德国埃马克的卧式加工中心。
“完全没问题!”对方的回答非常爽快,“每台卧式加工中心17万美元,如果一次性购买5台,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优惠,每台降到16万,5台一共是80万。”
“16万!”伊金斯恼了,“每台16万,你们还说是优惠吗?就在一年前,我从你们公司购买过同样的一台加工中心,那时候的价格才12万。”
“的确如此,但是,伊金斯先生,你忘记了税收的事情吗?埃马克的这款卧式加工中心,是他们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制造的,所以属于中国产品。按照政府新发布的对中国产品加税的政策,每台加工中心要增加4万美元的进口关税。”对方解释道。
“好吧……”伊金斯悻悻然地应道。
“那么,伊金斯先生,你还需要这五台机床吗?”
“我想我们是需要的,不过,请允许我和我的搭档商量一下。”
放下电话,伊金斯揉着额头,对麦吉说:“麦吉,看来对中国产品加税也并不全是好事,咱们要买的机床,价格整整上升了三成。”
“这还只是机床呢。”麦吉说,“刚才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又统计了一下,除了机床,我们还需要采购一批工艺装备,比如说夹具、托盘、推零件的小推车,而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的,我估计它们的价格也已经涨了三成到五成了。”
“Shit,这样一来,我们从这些订单里赚的利润,就都被梅普拿走了!”伊金斯忍不住就曝了粗口。不做实践的人是不知道的,一个工厂里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缺一样都会带来各种麻烦。说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把产品用胶条封好寄给客户,至少一个撕胶条用的切割器吧?淘宝价不到1美元的一个小玩艺,可它也是中国制造的呀!
“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也没想好解决方案。”麦吉又说,“要完成手头的订单,我们至少要把生产规模扩大五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招聘200名工人。但是,我想了一下,整个巴尔镇,恐怕也凑不出200名工人。”
“只能是从其他地方招聘了。”伊金斯说。
麦吉摇摇头说:“我估计从其他地方招聘也不容易。”
“周围一些镇子里,失业者还是不少的,凑出200人应当不难吧?”伊金斯说。
麦吉说:“找到200名失业者并不难,但不是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够干活的。我们需要的是熟练工人,在整个巴尔镇,你能找到几个失业的熟练工人?”
“这……”伊金斯有些傻眼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左邻右舍,意外地发现麦吉的话居然是对的。他所知道的那些失业者中,琼斯是个二流子,成天游手好闲,招他进厂恐怕就是招了个大爷来侍候着;路易莎倒是又聪明又贤惠,可工厂需要的是有把子力气的男工,路易莎当个酒吧服务员端端盘子还行,哪能干得了工厂的活;还有老托尼,他可是正经八百在工厂里干过活的,但那似乎是20年前的事情,现在他的技术还能拣得起来吗?
熟练工人是需要经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出来的,美国去工业化的时间已经很长了,3亿多人里面,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只剩下了1300万。大批年轻人从来没有进过工厂,要让这些人摘掉耳钉站到生产线上去,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任务。
“我很奇怪,中国人是如何做到的?”伊金斯向麦吉问道。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麦吉说,“我们只是接到这么一点订单,就消化不掉了。这些订单过去都是发给中国人的,难道中国人都是超人吗?”
这还真不能怨这两位仁兄没见识,相当多的美国人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镇子之外的世界,其实是很缺乏了解的,更何况中国远在大洋的彼岸。他们倒也不是没有从电视、电影里看到过中国,但那里面并没有告诉他们说中国人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多产品,相反,这些电视和电影都显示中国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地方,那里的百姓一个个蓬头垢面、目光无神,偶尔有一个识字的,还是从美国留学回去的,而且是郁郁不得志的那种。
“麦吉,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到中国去走一趟,看看那边的情况。”伊金斯说。
“我也觉得有这样的必要。”麦吉郑重地点点头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