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 幽后传奇 > 第十八回 情与妒(二)

第十八回 情与妒(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武林中文网 www.wl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以往腊月二十二大宴群臣必于平城皇宫内的永安殿举行,今年帝后居于邺城行宫,便将此盛事定于铜雀台。少府监携中尚署、左右尚署、掌冶署,以及内侍监近千余人至铜雀台,着实将铜雀台装饰一新。

    高台之上,拓跋宏与禾并肩而立。放眼远眺,邺城便尽收二人眼底。

    宏一时感叹,吟道:“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禾笑眼望宏道:“元郎亦喜欢曹子建之《铜雀台赋》?”

    宏伸一手揽住禾的肩,以另一手指向远方道:“登高于此,便如置身空中,既可观漳水之长流,亦可望皇都之恢弘。曹子建果非凡人,其诗抑扬顿挫有序,既存洒落之韵,又兼微婉之情,真可谓千古一人啊!”

    禾点头道:“那曹子建着实为下笔琳琅之才。”

    宏侧过身来,望着禾道:“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朕再带你来这铜雀台上,必可得见曹子建笔下春风和穆之景。”

    皇后寝宫之内,兄长冯聿已将汪氏详情及高府近况告知了皇后冯氏。

    此刻冯氏已将禾之身份猜的八八九九,冷哼一声对乳母萧氏道:“再醮之女果然狐媚!”

    萧氏却笑道:“这再醮之女岂不是更能为皇后所用?”停了一弹指,萧氏解释道:“自太祖建国,虽有再醮之女入宫,却多为世妇,鲜少嫔位以上之品。如今陛下行汉化之治,更要遵循礼法,故此女便不足为惧。其日日近侍君侧,若得子嗣,皇后您便可名正言顺带来抚育,岂不是美事一桩。”

    冯氏不屑道:“我长乐冯氏,还需依靠其一个再醮女?”

    萧氏忙道:“那自是不需!皇后您是后宫表率,那新来之美人自当受您教诲。若您不管,奴恐那李夫人再行越俎之事。”

    冯氏眼中恨意顿生,道:“李氏休想!”

    行宫里最接近皇帝寝宫的宫室便是贵嫔夫人李氏之居所。

    拓跋宏沿长廊一路入内,只见腊梅盛开,映衬着白雪,分外艳丽。

    李氏已闻讯而来,正欲行礼,便被拓跋宏示意免礼,于是近前笑吟吟道:“陛下,妾这宫内腊梅傲雪绽放,妾不敢独赏,故请陛下前来。”

    拓跋宏笑道:“这梅花虽不及牡丹雍容,却独有傲霜斗雪之节气,朕亦喜爱十分。”

    李氏行至拓跋宏身侧,微笑道:“那便请陛下移步院内吧。”

    拓跋宏缓步至梅树前,对李氏道:“这行宫之中数你这里腊梅最多,品色最全,自然香气亦是最宜人的。”

    李氏便道:“妾以梅花入酒,那酒里既有梅花的淡雅清香,亦有烈酒的浓厚,饮之,便满口醇馥幽郁。”

    拓跋宏哈哈大笑道:“如你所言,那朕便是要讨你一盏酒了。”

    李氏见拓跋宏喝的尽兴,便柔声道:“陛下,过几日便是‘亲臣宴’,诸位大人由四方而来,妾思忖着,大宴之时若以梅花入屠苏酒,可令酒味甘醇香浓,亦不失驱寒避瘴之效。”

    拓跋宏放下耳杯,笑对李氏道:“夫人果然玲珑剔透。”转而对三宝道:“明日你便着内侍们至夫人宫中采撷梅花以入酒。”

    李氏对三宝道:“大监近侍陛下,此等小事毋需劳烦大监。大监只需调派人手,吾自可安排。”

    三宝垂手道:“李夫人,这都是奴分内之事。”

    李氏亲自执壶为拓跋宏添了酒,娇笑道:“陛下您看,大监这是恐妾抢了其手下之人不成。”

    拓跋宏朗声笑道:“三宝,还不快谢过夫人体恤之情。”

    三宝正欲行礼,便被李氏笑着制止道:“妾与陛下说笑呢,大监无需多礼。”

    三宝亦微笑对李氏道:“多谢夫人厚爱,奴这便下去安排。”言罢,向帝妃行礼,便退了出去。

    拓跋宏望着李氏,问道:“陇西公来邺城已近十日,你可曾见过?”

    李氏微笑道:“父亲勤于政事,倒是无暇顾及妾这个阿女呢。再者道,妾居于内宫,便是父亲,那亦是不可随意出入的。”

    拓跋宏点头道:“陇西公谦虚自牧,是众外戚之表率。朕以其为子恂的少傅,如今又着其营建新都,亦是因陇西公有此德行。”

    李氏起身行礼道:“妾替父亲谢陛下厚爱。妾虽是父亲的阿女,更是陛下嫔妾,妾自当遵循父亲之教诲,尽心伺候陛下,辅佐皇后,令陛下后宫无忧。”

    拓跋宏闻言心内欢喜,便微笑着将杯中酒一饮而下。

    李氏执壶欲再为拓跋宏斟酒,拓跋宏却道:“夫人之酒虽为琼浆玉酿,朕却不敢贪杯。这封玺之前,还有许多政务待朕处理。”

    李氏虽心内略酸,却不动声色道:“陛下勤政,是天下之福。”说着便示意近身婢女环丹去取了一坛酒,柔声对拓跋宏道:“陛下,这坛梅花酒您带回去,闲暇时亦可再品。”顿了顿,又接着道:“亦可让那位未曾谋面的姊妹尝尝鲜。”

    拓跋宏抬眼望着李氏,笑容之中溢满赞许之情。